• 楊敏枝基金會
  • 玄聖殿志工團
  • 道法自然
  • 心齋弘道會
  • 瑤華中功

  • 【 】

  • 【 】

  • 【 瑤池金母 】 (農曆七月十八日為「瑤池金母」的誕辰。)

    瑤池金母,又稱王母娘娘或西王母、金母、金母元君、九靈大妙龜山金母。相傳王母娘娘居住在瑤池,是以有瑤池聖母、瑤池金母等稱呼。 在傳說中,王母娘娘曾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打敗蚩尤。 王母娘娘是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神仙,因為她是尊貴的天界第一夫人──玉皇大帝的太太。(不過這只是民間小說的故事內容)。人們心目中的王母非常的雍容華貴!王母的寶貝,一是不死之藥,(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不死藥,而飛上月亮的) 。二是吃了能長生不老的蟠桃。(蟠桃很神奇,小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體健身輕,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飛昇,長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日月同壽。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就是著名的蟠桃會,母娘宴請各路神仙,熱鬧非凡)。 道教推崇王母娘娘,大力抬高其出身,說她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尊的女兒、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她的屬下。王母娘娘雖不是肉體凡胎,人們在故事中安排她與玉皇大帝結為夫妻,有如人間帝后。二人還生了七位女兒,其中小女兒七仙女私自下凡,與窮小伙董永「天仙配」的故事家喻戶曉。她還有個外孫女叫織女,與牛郎七夕鵲橋相會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王母娘娘廟遍布全國,七月十八日為瑤池金母誕辰,香火非常鼎盛。

  • 【 持日扇侍女 】

    侍駕侍女!藉其形象寓意日日行善! 與月扇侍女並排,提醒世人行善植福 要有日以繼夜,心不間斷之精神。

  • 【 持月扇侍女 】

    侍駕侍女!藉其形象寓意夜夜執善! 與日扇侍女並排,提醒世人行善植福 要有日以繼夜,心不間斷之精神。

  • 【 關聖帝君 】 (農曆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的成道紀念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

    『關聖帝君』是唯一被道教、佛教、儒教三教所共同尊奉 的神明。明神宗敕封關帝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 在道家、儒家把關帝當成「忠義」的象徵,尊稱為『協天 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崇富真君』、 『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公』。 其中儒家更把祂奉為五文昌之一,稱為『文衡聖帝』、 『山西夫子』。佛教方面,則把祂視為護法神,相傳因關 羽不甘身首異處,魂魄飄蕩至玉泉山頭(今湖北省當陽縣 玉泉山),受普淨老和尚點化,告訴祂,如今怨恨斬祂頭 顱的人,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還有眾多死在祂青龍偃月刀 下的亡靈,又要找誰復仇呢?勸關羽不應該再冤冤相報, 關羽才得到點化而平靜,佛教將祂視為護法神明,稱祂為 『伽藍護法』、『蓋天古佛』。 民間則習慣以『恩主公』、『關公』、『關二爺』、『關 老爺』、『關帝』來尊稱。 自清朝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 ,人稱『武聖』,各行業對祂的頂禮膜拜又勝於孔子,這 種景況,在民間諸神中是非常罕見的。 關公姓關,名羽,原字壽長,後改字「雲長」,三國時, 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縣常平村),生於西元一六○年六 月廿四日。關羽幼年喜讀《春秋左傳》,及長身高有九尺 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且擁有一 美髯,鄰人皆稱「美髯公」。年十七時(西元一七六年) ,娶聖后胡氏,育有三子,長子平,次子興、三子索。時 逢黃巾賊作亂,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遂請求雙親准予 離鄉投效軍旅,以匡扶社稷報國。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 年),與先生劉備、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誓言上報國 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 死。 另一個『關帝』的事蹟,當屬「過五關、斬六將」最為人 津津樂道。據記載: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曹操攻 打徐州得逞,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被逼降曹。曹操為亂 其君臣之禮,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關帝謹守 禮法,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春秋》。此舉讓曹操更 加欽佩關公為人,冊封「偏將軍」。然關公志在漢室,且 降曹前既言明,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二主,一旦有先主劉 備的消息,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故對於 曹操贈戰袍,賜府第,全然不動於衷,唯對致贈赤兔馬, 關羽接受並答謝,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先前我屢送金 銀、美女、戰袍,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今贈你赤兔馬 ,為何拜謝?」關公答曰:「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今 日得此寶駒,爾後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相見。」曹操 聽後,後悔莫及。不久,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屢次欲 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關公於是封 金掛印,護送兩位皇嫂北行,但因無放行公文,沿途皆受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沂水關、滎陽關、黃 河渡口關隘);斬六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 、秦琪)之事,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且愛將紛紛陣亡 ,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 會面。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十月,關公以為呂蒙 病危,派兵攻打樊城,因精兵皆移防,荊州失陷,關公知 受騙時,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被逼避退麥城,而夜行 臨沮,在接近蜀境時,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由於關公 堅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決 心,被東吳斬殺,時年六十歲。 關聖帝君一生行為舉止,坦蕩磊落,重情義、誓言,且細 膩地兼顧到人情事。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其所行所 為的浩然正氣,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

  • 【 青龍偃月刀 】

    按三國演義中,跟武聖關公搭配的,就是這把震攝沙場 的神器!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約相等於現代的49.2公斤),又名冷艷鋸。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因此,關羽和青龍偃月刀被互相視為象徵。

  • 【 關平將軍 】 (農曆五月十三日為「關平將軍」的誕辰。)

    關平太子,字坦之,生於公元一七八年五月十三日,酷愛弓箭騎術,年少時即隨父親關羽征戰沙場,事親至孝,臨陣不離其左右,對武聖關帝之功勳助益極大,兩父子為蜀國立下無數的汗馬功勞。東漢獻帝建安廿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十二月初七日,關公誤中呂蒙之計,被東吳兵伏擊,關平聞訊,情急之下,孤軍馳往救父,力盡被俘,十二月初七日,關公父子二人雙雙遇害,關平太子時年四十二歲。宋崇寧元年封為「武靈侯」,世稱「靈侯太子」;明萬曆廿四年封「竭忠王」;鸞門尊稱為「九天威靈顯化天尊」。人們感佩他的忠孝無雙,特別將他與周倉將軍配祀在關聖帝君的左右兩側,關平太子立於帝君龍側,手掌「漢壽亭侯印」;周倉將軍立於帝君虎側,手持「青龍偃月刀」。

  • 【 周倉將軍 】 (農曆十月廿三日為「周倉將軍」的誕辰。)

    周倉將軍,山西平陸人,為關聖帝君的部將,周倉將軍隨關聖帝君四處征戰,終其一生,都隨侍在關帝左右。關公督守荊州之際,派遣周倉將軍守護麥城,不料卻在荊州之役被吳國的呂蒙設計,後來得知關帝不幸兵敗遇難,周倉將軍自刎以身殉主,其忠烈英勇的氣節,深得後人崇敬,被宋朝皇帝敕封為「威寧將軍」。民間立其像於關聖帝君之側,以彰顯周將軍的節操。周倉將軍在民間的塑像多為身穿甲胄、黑面朱唇,左手執關聖帝君的青龍偃月刀,神色威凜,不怒則威。「周倉將軍」的誕辰為農曆十月廿三日。

  • 【 玉皇上帝 】 (農曆正月初九為「玉皇上帝」的誕辰、 農曆六月初七為「玉皇上帝」的成道紀念日。)

    「玉皇上帝」是神中的至尊,或稱「玉皇大帝」、「玉天大帝」、「昊天上帝」、「天祖公」、「天帝」、「玉皇」,俗稱「上帝」、「天公」等。「玉皇上帝」不但授命為天子,統轄人間,而且也統轄儒、道、釋三教和其他所有神仙,包括所有的天神、地祗、人鬼都歸其管轄,(天神就是天上所有大自然的神,包涵日、月、星辰、風伯、雨師、三官大帝等,而玉皇大帝也屬天神之一,地祗就是地面上大自然的神,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岳、河海、五祀神(門、戶、中霤、灶、井),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歷史人物死後成道的神。正月初九是玉皇上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六月初七是玉皇上帝的成道紀念日。 在道教講的『天』,有所謂的「天外天」及「天內天」;「天外天」就是「無極天」;而「天內天」就是「太極天」。其中太極天又分為東、西、南、北、中等五天,除了「中天」沒有天門外,其餘四方皆有天門。雖然東、西、南、北都有天門,但一般都只有南天門是開啟的,其餘三門是關閉的。也就是說,南天門是天界與凡界唯一的往來門戶,由齊天大聖孫悟空鎮守,所有仙佛皆由南天門進出。 天有十三層天,再化為三十六天,天外之天謂「無極」,天內之天謂「太極」,即六合三界也。 中天:乃玉皇大天尊之所居,上司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為宇宙最高主宰。 東天:乃三官大帝之居所,主司考核;善惡、劫厄、吉兇、存亡、賜福、延年。 南天:乃通明首相文衡聖帝之居所,主司天上人間之行政,及眾神派任昇降。 西天:乃佛地也,與世無爭,清淨之地。 北天:乃紫微大帝之所居,主司鎮煞。 無極天:天外之天為『無極天』,乃三清五老,太乙金仙所居之處。

  • 【 地母娘娘 】 (農曆十月十八日為「地母娘娘」的誕辰。)

    我們玄聖殿也奉祀著地母娘娘。 地母與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合起來就是所謂的「天公地母」、「皇天后土」,而地母是主宰大地山川之神,又稱「地母娘娘」、「地母元君」、「地母至尊」、「后土」等,宋徽宗上尊號爲「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在道教中有「六御」之說,將昊天玉皇上帝與后土皇地祇、東極青華大帝、太極天皇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北極紫微大帝列爲三清之下、統御六合(上下東西南北)的六位大神。 在大家常唸的《地母真經》中也有記載,自盤古開天之後,有陰陽二氣,陽氣演變爲天父,陰氣演變爲地母。天父和地母成婚,生下生下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黃帝],從此人類才逐漸繁衍。地母至尊聖誕日是農曆十月十八日,人們都向地母供香,祈求神靈庇佑,國泰民安、五榖豐收。

  • 【 九宮龍神 】 (只知道農曆六月初一為客家人祭拜「五方龍神」的日子。)

    九宮龍神大概是玄聖殿中最特別、也相當重要的一尊神明吧!祂也是玄聖殿主要的奠基守護神吧!我們就特別來介紹一下。『九宮龍神』為廟殿中奠基安座之重要神祗,與九龍太子、九鳳公主相輔相成,守護著整座宮殿,因此備受敬重與尊崇,大致介紹如下: 龍神,就是龍脈,也就是風水學中的山脈,因此龍神是龍脈的化身,存在於土地之中。在墓地前方右側神位為后土,(本應為白虎,屬煞,更因虎會傷人、傷子孫,因此墓地不寫虎煞,改稱后土),前方左側神位為龍神,象徵地理上的龍穴、龍脈,又因一般人習慣稱山脈為龍脈,因此龍神變成山神、土地神。為請龍神多眷顧此墓地,讓它也能成為庇佑子孫的風水寶地,祭墓之後常有「呼龍」的習俗,目地是要將風水之靈氣引入墓地之中。一般民間認為興建寺廟的動土起基與動工興建是一種對龍穴龍脈地理的翻動,所以廟堂修建完成之後, 必須舉行“安龍送虎” 與“謝土普渡”的儀式,來好好安頓守護廟基的龍神能接續地脈興旺的龍炁,送走會影響廟堂的虎煞,奉安五方神靈以祈賜福吉祥,合境平安 ! 不論是新居或寺廟竣工時,因為已經破壞了原本的龍脈,所以必須重新安置五方龍神或九宮八卦龍神,使風水龍脈發揮原本應有的效力,護佑居住的人。 安龍神源自於道教的科儀法術。在這個傳統儀式中,廟方會在神壇前用白米排出一條完整的龍型,以此米龍象徵五方龍神。米龍左右方,會安置青龍星君與白虎星君的布符,布符後方各自安奉紙糊的神像,並用24碗生肉祭祀24土地神明。主持科儀的道士,會用雞血為米龍開光,再獻上酒禮。隨後以桃弓柳箭射向五方,表示鎮邪壓煞。 在子時(晚上11點至凌晨1點),將虎神送押至外頭,再回到廟中火化紙糊的龍神,最後將米龍的龍頭部份放入甕中,埋在地下,再用石板封住。至此,安龍神的儀式才算告一段落。所以舉凡地方祈求平安或是寺廟竣工落成時,都會延請道士團舉行安龍奠土、敬謝天地與酬謝三界神衹的法會,為感謝諸天神仙與后土之庇蔭保佑 ! 另外在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卷第七 "九龍品"之中也有提及。 片段摘錄 :天尊告曰:四天之中,有九龍微妙名字,善利官祿,令土地豐熟,災害不生,有求稱遂,離諸虛耗,日得富昌。天尊告曰:龍化無跡,因道而生。為天帝之威靈,衛世人之俸祿,其由信也。告諸大眾,若國土災厄,五穀不豐,貧窮困苦,衣食不充。及諸國人民,官祿不遷,憂惶相繼,諸不稱意,名宦不昌。欲求利益者,當先立吾形像,置三官之位,建九龍之壇。晨夕三時,焚香行道。禮念九龍名字,召五方龍王。精思北極,天符將降,龍王即臨。受其信心,為勅五土之神,廣作利益,運五方珍寶,來降境中,國土豐饒,無不遂意。精誠之者,立應其福。....

  • 【 龍神 】 (農曆六月十七日為「四海龍王」的誕辰。龍王生日各地不同。農曆六月初一為「五方五土龍神」的誕辰。)

    『龍神』可以指:(1)以龍為形象的神祇,多為水神、海神。如水域的「龍王」、四象中的青龍神、佛教天龍八部的那伽龍神。玄聖殿的龍神是指水域的『龍王』,尤以四海龍王為主。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龍王形像多是龍頭人身。龍王被認為與降水相關,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所以龍王在眾神之中是一個嚴厲而有幾分兇惡的神。最負盛名的四海龍王:有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順。 (2)土地龍神,是守護風水的神靈,居於山陵的山神,多半是以浮雕表示、有人只在墓位左側小角落堆石表示。在臺灣,會在墳墓旁立「龍神」牌位,俗稱「山靈」。 龍神,是一種守護地脈之神,也是風水學家重視的神祇。在華南普遍有此樣的信仰。兩廣則流行在家中奉祀「五方五土龍神」神位,以求家中平安。因為民間相信每塊土地都有一位掌管龍脈地氣的神明,土地的氣運經過醞釀可直通公廳祖宗牌位下方的土地龍神,進而庇佑賜福子孫,所以土地龍神又稱福德龍神,先民相信,只要持續祭拜就有助家族人丁興旺及五轂豐收。因此,祭拜土地龍神不但是希望夥房裡的成員可以開枝散葉繁衍昌盛,也同時在表達對土地滋生萬物的感恩之情。

  • 【 九龍太子 】 (農曆九月初五為「九龍太子」的誕辰。)

    九龍為無極界母娘及一氣元始天王身邊的護法。九龍太子也稱為九龍聖主,為九龍之主統御九龍。 無極混元九龍太子派及無極玄元九鳳公主,為金炁真君瑤池金母大天尊之駕前左右先鋒官,無極混元九龍太子率領駕前諸位九龍太子,各統領無極理天諸兵將。無極玄元九鳳公主率領駕前諸位九鳳公主,各分職守於「瑤池仙境」,統理瑤池內宮諸神職。在混元九龍太子前另有十二玄元太子,掌理十二元神宮生靈「天元元神」,為人生命之「元靈神」。 但一般坊間把九龍太子都誤認為是玉皇上帝統轄的太極界的太子,玉皇上帝統轄的太極界裡那些都是龍太子,與九龍和九龍太子都略有不同的,金龍太子屬於無極界一氣駕前的護法跟隨,太極界並無金龍太子。太子一分九化,依年紀而言,每一時期掌管的東西都不同。(以下介紹少兩種) 封神前有: 黑面太子:3歲(太子出生時天赴異能,能化萬種形貌。) 八臂太子:5歲(太子出生時天赴異能,能化萬種形貌。) 蓮花太子:6歲(太子捨肉還母,去骨還父,其靈體經太乙真人以蓮花重修肉身。) 封神後有: 中壇元帥:8歲(掌管五營兵馬之中營軍,後人稱中壇元帥,廟宇的守護神之一。) 麒麟太子:8-10歲(中國四方聖獸,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麒麟,後人把太子諭為中壇其座騎為麒麟。) 九龍太子:10歲(小時太子取東海龍王之子龍筋,經其師度化,龍筋化身九龍,護其真身。) 金龍太子:12歲(九龍之原身為東海龍王之子的筋,換化萬千,最終唯一金龍護天下平安太子收為座下。) ※ 九龍九鳳官名及姓氏名諱誕辰 (金旨、玉旨。) 九龍太子(無極混元九龍太子:唐昇蛟,九月五日聖誕) 無極混元九龍金龍大太子:殷震李,九月六日聖誕 無極混元九龍青龍二太子:鄧元陽,九月七日聖誕 無極混元九龍丹龍三太子:畢騰道,月八日聖誕 無極混元九龍銀龍四太子:雷化超,九月九日聖誕 無極混元九龍墨龍五太子:龔玄癸,九月十日聖誕 無極混元九龍玉龍六太子:白辰衡,九月十一月聖誕 無極混元九龍碇龍七太子:石保祿,九月十二日聖誕 無極混元九龍硃龍八太子:曲華弘,九月十三日聖誕 無極混元九帝煙龍九太子:峯宣冊,九月十四日聖誕 九鳳公主(無極玄元九鳳公主:岑緯瑤,九月七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金鳳大公主:陸瓊環,九月八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青鳳二公主:孔妙娘,九月九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丹鳳三公主:釋蕙鸞,九月十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銀鳳四公主:鄧玟姑,九月十一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晉鳳五公主:華瓊娘,九月十二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玉鳳六公主:朱玉屏,九月十三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紫鳳七公主:柳慈吟,九月十四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硃鳳八公主:候清霄,九月十五日聖誕 無極玄元九鳳玄鳳九公主:尤琪哖,九月十六日聖誕。

  • 【 壽星 】 (農曆五月初一為「南極長生大帝」的誕辰。)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傳說經常供奉祂,可以使人健康長壽,祂就是南極仙翁,又稱南極真君、長生大帝,因為他主壽,所以又叫作“壽星”或“老人星”。道教是一個追求長生的宗教,在其神系中,有一位主掌人壽命的天神。壽星,又叫壽星公,就係南極老人,所以南極老人尊稱做叫南極老人壽德星君。南極老人又叫南極仙翁。

  • 【 百子彌樂佛 】 (農曆正月初一為「彌勒財神」的誕辰。)

    所謂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百子戲嬉戲, 笑看世間事!百子也寓意勉勵修持以童心之天真純粹, 面對人生百態! 彌勒佛是現代佛,是全人類所公認的快樂佛、歡喜佛、幸運佛、笑佛,亦稱布袋和尚。笑口常開的財神爺,要大家也能學習財神爺笑口常開、包容所有人跟事,要親切待人、歡喜作事。所謂:「和氣才能生財」,意思就是要賺錢、要發財,就必須對人客氣、對人好,你才能賺到錢。所以布袋和尚的一團和氣、笑口常開,成為商人學習的對象。

  • 【 至聖先師孔子 】 (國曆九月廿八日為「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

    『至聖先師孔子』為春秋時魯國人,名丘,字仲尼,生於西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日。(國曆九月二十八日)。孔子在儒教尊稱為教主。又有許多稱呼,像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孔父、宣父、天下至聖孔夫子、孔子公…等等。 孔子周遊列國十八年,返魯後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有七十二人,享年七十二歲。 孔廟稱為文廟,是奉祀孔子的宮廟,每逢聖誕必定舉行「祭孔」大典,在祭典期間拔取智慧毛更是傳之己久的習俗。 孔子教出許許多多優秀的弟子,有「四聖」、「十二哲」,大家比較耳熟能詳;「四聖」指的是「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子思」、「亞聖孟子」。「十二哲」指的是「子損閔子騫」、「子耕冉伯牛」、「子雍冉仲弓」、「子予宰予」、「子貢端木賜」、「子求冉求」、「子路仲由」、「子游」、「子夏」、「子張顓孫師」、「子若有若」、「子熹朱熹」。

  • 【 觀音大士 】 (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誕辰、六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成道紀念日、 農曆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的意思是指:「觀察一切眾生而自在的加以拯救。」民間普遍以『觀音』、『觀世音』等名號來尊稱。觀世音曾誓願「渡盡普天之下眾生,方願成佛」。故觀世音化身於六道當中濟度萬眾(六道乃指:天界、人界、修羅界、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民間遂稱為『六觀音』。 觀音於六道化身之形像分別為:攝化天界的『如意輪觀音』、攝化人界的『准胝觀音』、攝化修羅界的『十一面觀音』、攝化畜生界的『馬頭觀音』、攝化餓鬼界的『聖觀音』、攝化地獄界的『千手觀音』,除此六道化身外,民間另立『不空罥(音‘絹’去聲)索觀音』為佛母,又合稱為『七觀音』。 相傳古時,印度有個國家叫『興林國』。興林國的國王育有三位千金,長女妙音、次女妙緣、三女妙善,且三女妙善自幼即聰明伶俐,有著一副仁慈的好心腸,並對修行禮佛更加虔誠。   某夜,正當妙善禮佛時,屋內突然金光閃爍,莊嚴而慈祥的佛陀出現在公主面前,親切地對她說:「在遙遠的地方,有座須彌山,山上有一朵白蓮花和一個白玉淨瓶,若汝能突破一切困境,求得此寶物,專心修行,日後必能証得菩薩道,救渡世間眾生。」言罷,佛陀即消逝無蹤,公主經佛陀指點,便決心克服所有困難,前往須彌山求得寶物,以救渡天下蒼生脫離苦海。妙善與永蓮歷經千辛萬苦,終抵須彌山,並求得寶物,返回家鄉,宣揚佛法,更勸導人們要互敬,存一份仁慈心腸。過了一段時日,人們得知白玉瓶中若生水,水中長出柳枝葉之時,即為妙善得道之日。此時,有個男孩,名叫沈英,生性頑皮,當他聽到人們談論此事時,便決心開個玩笑,於是在深夜,沈英偷偷地在白玉瓶中灌了清水,又插上一枝楊柳枝,次日清晨(即農曆六月十九日),人們發現此事,皆驚訝不已,而妙善則著白衣白裙至花園打坐,人們亦圍在公主身邊頌念佛經,不久,池中的白蓮花綻放開來,妙善起身,一手托著白玉淨瓶,赤腳踩上白蓮花,緩緩地升天。 妙善升天後,玉皇上帝封為『觀世音菩薩』。而頑皮的沈英受觀音感化,成為懂事的孩子,亦封他為『善財童子』,當初陪觀音求寶的永蓮,封為『侍春龍女』,兩人隨侍在觀世音菩薩兩旁,協助渡化世間人們脫離苦海,返回極樂淨土。(這是佛教經典中對觀世音成道的記載,與觀音示現給瑤華仙主之景,不謀而合)。

  • 【 中壇元帥 】 (農曆『九月初九』為中壇元帥誕辰。)

    中壇元帥,元帥大概是我們廟裡頭最多的一尊神明。在民間俗稱「太子爺」、「羅車太子」、「哪吒太子」等。道教以祂為護法主將,凡是瘟疫或驅邪消災,都祭拜太子爺來消災解厄。按民間著名小說「封神演義」中記載:中壇元帥乃商紂人,出生在「陳塘關」,係「靈珠子」轉世,父親為陳塘關總兵「李靖」,母親姚氏。排行第三,上有金吒、木吒二位兄長。哪吒自幼即天賦異秉,勇武有力,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為師,學藝七年後,奉師命下山探望父母。   一日,天氣炎熱,哪吒乃至東海沐浴,因身帶混天綾、乾坤圈兩樣寶物,使得龍宮大震,此時,龍王敖光大怒,乃派三太子敖丙前往察看,豈料,敖丙不敵哪吒而敗亡,更被抽龍筋。龍王得知愛子慘死,悲憤難平,欲上朝奏稟玉帝主持公道,哪吒自知事態嚴重,求助師父「太乙真人」,真人授以隱身符籙,吩咐哪吒前往南天門攔截敖光,祈求赦罪,不料,哪吒年少氣盛,一言不合,把龍王打得遍體鱗傷,結果,結下更深的仇恨。一日,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登門問罪,哪吒自知惹禍,為還龍王太子之命, 乃刻骨還父,刻肉還母,自戕而亡。靈魂無所依附,四處飄遊,後被「太乙真人」施於蓮花化身,且真人又傳與哪吒火尖鎗法,並賜風、火二輪,佐助武王代紂,為興周一大功臣。玉皇大帝封他為三十六天將第一總領使,永鎮天門。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相傳哪吒係玉皇大帝駕前的中營元帥,統率東西南北中五營的天兵神將,故稱為「中壇元帥」、「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因此五營法壇的信仰當中,中營居中地位的就是李哪吒,在宮廟的中壇也必定是供奉李哪吒為中壇元帥,成為把守宮廟的主帥護法神。李哪吒塑成童子像,左手拿乾坤圈,右手執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表示威風凜凜、法力無邊。

  • 【 軒轅黃帝 】 (農曆三月初三為「軒轅黃帝」的誕辰。)

    黃帝是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據說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建國於有熊(現在的河南新鄭),稱為有熊氏。當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諸侯,而當時的天下共主,也就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神農氏」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神農氏無可奈何,因此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鬥英勇無畏,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於殺掉蚩尤成為天下共主。 黃帝在位期間,有許多的發明和製作,除了黃帝的正妃名嫘祖,她親自植桑養蠶,教百姓紡織,做成衣裳。還有像倉頡創作了文字、伶倫傳授了音樂、容成做出了曆法、隸首創造了數學;還有大撓定出甲子、臾區負責星象;還有建造房子、造船造車、製箭造鼓,還有指南車跟很多文化和器物…等,都是黃帝時的神官所做出來的,後來才能開始人類的文明。另外又傳說堯、舜、禹、湯等都君主都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始祖。黄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初三,也就是上巳節,是人們在水旁邊飲宴野餐、郊外踏青遊玩的節日。自古就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黄帝”的說法。

  • 【 玄天上帝 】 (農曆三月初三為「玄天上帝」的誕辰、 農曆九月初九為「玄天上帝」的飛昇紀念日。)

    『玄天上帝』全名為『北極玄天真武大帝蕩魔大天尊』, 又有『玉虛師相』、『真武大帝』等等稱號。而民間皆以 『上帝公』、『帝爺公』來稱謂,以表尊奉之意。玄天上帝的造型乃手持七星寶劍,腳踏龜蛇型像最為普遍;其手持七星劍,表示掌管北方七宿之意。左手印訣,一指向天,係玄武圓道之姿態。足踏龜蛇,展露出收伏二將的事蹟。 而據傳龜蛇二怪,乃是商紂王時,六天魔王以坎離二熙所化,來殘害生靈,後玄帝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凡收伏而為兩將。 玄帝的傳聞典故相當多,但最膾炙人口,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乃「鐵杵磨成針」。相傳;上帝公於武當山修煉時, 因山中氣候多變,且物糧不足等因素,致使意志難以堅定, 心生還俗的念頭。有日,玄帝退志欲出山,返回故鄉時, 途經一井,看見一名老嫗手拿鐵杵,在石頭上研磨, 玄帝甚感疑惑,向前揖禮詢問磨杵的原因,只見老婦笑答: 「我欲將鐵杵磨成針」,玄帝聞言笑曰:「以鐵杵磨成針, 何時日方成針?」只見老嫗不慍不火地答曰:「日夜功夫深,何怕不成針!」玄帝聞言後,立即頓悟,即刻返回山中精修道業。而這名老嫗正是玄帝聖師「紫虛元君」所化,特來點化玄帝。玄天上帝回山修煉之後,仙道諸真惟恐 玄天上帝意志薄弱,特派蓬萊九位女仙下凡試探, 玄天上帝以禮相待,不存異心,九位女仙獻計引誘不成,深感 玄天上帝向道之誠,言明身分後回返天界,並祝 玄天上帝早日功成得道。 至於民間傳說『玄天上帝』生前係以殺豬為業,到了晚年時,忽然了悟殺生乃是罪孽,從此放下屠刀,訪尋武當山作為修煉道場。前往武當山中途,忽遇一婦人產子,此婦見有人經過,便請其代為洗滌生產時沾到鮮血的布,玄帝心想既已立志修持大道,應不能再沾有血污之物,但見此婦孤苦無援,慈悲心起而不忍拒絕,於是想起以竹篙挑起這塊布,放入河中來回漂洗,待舉起時,竟變成一面黑旗(俗稱玄武旗,即黑令旗也。)據傳此婦人乃「觀音大士」所化,其目的是試探玄帝修道決心。玄帝入山潛修一段時日後,卻因過去殺業彌重而凡體難能解脫,無法成道飛昇,玄帝遂舉刀剖腹,掏空腸肚,以示淨身。誰知所棄之腑臟竟化為龜蛇。玄帝圓道飛昇後,由玄帝腸肚所化的龜蛇,卻在民間作怪危害生民,於是玄帝下凡收伏,而成為隨身護衛。

  • 【 關聖帝君 】 (農曆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的成道紀念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

    『關聖帝君』是唯一被道教、佛教、儒教三教所共同尊奉 的神明。明神宗敕封關帝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 在道家、儒家把關帝當成「忠義」的象徵,尊稱為『協天 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崇富真君』、 『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公』。 其中儒家更把祂奉為五文昌之一,稱為『文衡聖帝』、『山西夫子』。佛教方面,則把祂視為護法神,相傳因關羽不甘身首異處,魂魄飄蕩至玉泉山頭(今湖北省當陽縣 玉泉山),受普淨老和尚點化,告訴祂,如今怨恨斬祂頭顱的人,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還有眾多死在祂青龍偃月刀 下的亡靈,又要找誰復仇呢?勸關羽不應該再冤冤相報,關羽才得到點化而平靜,佛教將祂視為護法神明,稱祂為『伽藍護法』、『蓋天古佛』。民間則習慣以『恩主公』、『關公』、『關二爺』、『關老爺』、『關帝』來尊稱。 自清朝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 ,人稱『武聖』,各行業對祂的頂禮膜拜又勝於孔子,這 種景況,在民間諸神中是非常罕見的。關公姓關,名羽,原字壽長,後改字「雲長」,三國時,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縣常平村),生於西元一六○年六 月廿四日。關羽幼年喜讀《春秋左傳》,及長身高有九尺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且擁有一 美髯,鄰人皆稱「美髯公」。年十七時(西元一七六年),娶聖后胡氏,育有三子,長子平,次子興、三子索。時逢黃巾賊作亂,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以匡扶社稷報國。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 年),與先生劉備、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誓言上報國 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 死。另一個『關帝』的事蹟,當屬「過五關、斬六將」最為人 津津樂道。據記載: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曹操攻打徐州得逞,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被逼降曹。曹操為亂 其君臣之禮,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關帝謹守 禮法,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春秋》。此舉讓曹操更加欽佩關公為人,冊封「偏將軍」。然關公志在漢室,且 降曹前既言明,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二主,一旦有先主劉備的消息,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故對於 曹操贈戰袍,賜府第,全然不動於衷,唯對致贈赤兔馬,關羽接受並答謝,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先前我屢送金銀、美女、戰袍,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今贈你赤兔馬 ,為何拜謝?」關公答曰:「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今 日得此寶駒,爾後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相見。」曹操 聽後,後悔莫及。不久,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屢次欲 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關公於是封 金掛印,護送兩位皇嫂北行,但因無放行公文,沿途皆受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沂水關、滎陽關、黃 河渡口關隘);斬六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 、秦琪)之事,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且愛將紛紛陣亡 ,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 會面。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十月,關公以為呂蒙 病危,派兵攻打樊城,因精兵皆移防,荊州失陷,關公知 受騙時,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被逼避退麥城,而夜行 臨沮,在接近蜀境時,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由於關公堅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決 心,被東吳斬殺,時年六十歲。 關聖帝君一生行為舉止,坦蕩磊落,重情義、誓言,且細 膩地兼顧到人情事。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其所行所 為的浩然正氣,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

  • 【 孚佑帝君 】 (農曆四月十四日為「孚佑帝君呂仙祖」的誕辰。)

    『孚佑帝君』俗姓呂,名喦(音‘嚴’),字洞賓,別號純陽子;唐朝山西永樂縣人,生於西元七九八年四月十四日。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是道教純陽派始祖,道家尊稱『純陽祖師』或『妙道真人』。民間則多以『呂仙祖』、『仙公』來尊稱。呂仙祖訪遊廬山時,遇「火龍真人」,傳以天遁劍法,因此呂祖常配劍於身,世人稱其為「劍仙」。呂祖得道後,玉皇上帝敕封他為【昊天金闕內相─孚佑帝君文尼真佛】。 呂祖年四十六兩度會試皆未金榜題名,失意之際,於長安城酒樓飲酒解愁時,八仙之一的「正陽帝君」,也就是鍾離權,俗稱的「漢鍾離」來點化呂祖修道。「漢鍾離」炊煮黃梁,於旁坐候的呂祖不久就睡著了,在睡夢中夢到自己得了狀元,官居一品,娶到嬌妻美妾,兒女成群而且各有成就,但是沒多久就受人牽連而被判罪,摘了烏紗帽,還被滿門抄族,妻離子散,榮華富貴成了過眼雲煙,自己站在風雪中,自憐自艾,呂祖一下子就驚醒了,卻只看見漢鍾離還在煮飯,不禁嘆氣,「鍾離權」笑著對他曰:「黃梁猶未熟,一夢到華胥!」呂洞賓問他:「先生知道我剛才作的夢嗎?」漢鍾離就告訴他:「你在轉眼間就看到自己五十年要走的路,你更應該了解人生只是一場夢,起起伏伏,何必眷戀、何必爭奪,最要緊是自己要徹悟。」說完,呂仙祖頓悟道理後,就追隨鍾離仙翁修道,學到了吐納修真的秘訣,以及鍊金煉汞之術。 在民間關於呂仙祖的故事特別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有「呂祖為明太祖朱元璋理髮」、「呂洞賓三戲白牡丹」。據說,明太祖是有名的臭頭皇帝,在理髮時,時常痛苦難堪,使得京城中理髮師人人自危,深怕一不小心,而招來殺身之禍。呂祖知道之後,就化身理髮師,進宮為朱洪武理髮,並治好他的腫皰,皇帝大喜,要賞他金銀財寶,但被呂仙祖婉拒,明太祖就問他欲想要什麼東西?呂洞賓說:「我只要求皇上賜一面紅旗,插於所有理髮店之前」洪武帝當然就答應了,而這些拿到免死金牌的理髮師大家都感激呂仙祖,後來更尊奉他為理髮業的守護神。

  • 【 司命真君 】 (農曆八月初三為「司命真君灶王爺」的誕辰。)

    『灶神』原為火神「祝融」,祂是掌管爐灶的神,農曆八月初三是灶神的生日。民間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灶君爺、灶君菩薩等。先民們在住地燒起一堆長明火,用來收暖照明,烤食制器,防禦野獸,這就是最原始的灶。 據考證,司命真君,是古代的五祀之一,其五祀即主出入的門、戶,以及主飲食的灶,主堂室的中霤,主道路的行等,鄉村地區的灶神,由於供奉在灶間,終年被柴煙染得漆黑,故灶神也稱為「皂王爺」,皂就是黑的意思。 「敬灶全書」說: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被舉告者,大錯則減壽三百天。小錯也要折壽一百天。有多厲害!於是人們每年臘月二十四日祭灶時,要供上許多糖瓜,用糖瓜糊住了灶君的嘴,衪就不能說人家的壞話了。如要說也能是些甜言蜜語,人們還在祂的旁貼這樣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民間相信,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也就是說:地上一切神明要升天述職,祂們上天向玉皇大帝奏報,把人間每戶人家年來的好壞事蹟,是非功過,詳實稟報,供作玉皇上帝定第二年每戶人家吉山福禍的依據,因事關每戶人家第二年的平安幸福禍害,所以送神的牲禮特別隆重,到過了年,於農曆正月初五才返回地上。

  • 【 豁落靈官 】 (農曆六月十六日為「豁落靈官王天君」的誕辰。)

    王天君誕生於農曆六月十六日。玉皇上帝敕封為 「三五火車豁落雷公」,又稱「火車豁落王靈官」。因係道教護法三十六天君之首,故稱為「王天君」,職務與韋馱護法相似,同為護持道法之神明。因係雷部十二雷門之首,又稱「雷聲應化大天尊」。  王天君單金睛朱髮,火紅臉膛,雙目圓睜,額上還有一目,三目炯炯;穿著「紅袍如閃電,綠靴匝地行,龍索雷火帶」;又左手持火車、右手掄金鞭等法器。能騰雲駕霧、降雨開晴、驅邪治病,濟度眾生。根據「神仙傳」記載:王靈官原名王惡,是玉樞火神降世之靈精,鐵面紅鬢,狀至威猛。有日,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弟子薩守堅,俗稱「薩真人」,因使用飛符不慎,火焚王靈官廟,且將王靈官燒成火眼金睛,王惡不甘無辜被焚,奏告於天庭請玉帝聖裁,玉帝認為其情可憫,即賜慧眼及金鞭,准其陰隨「薩真人」,察有過錯,即可報復前仇。王惡自跟隨真人十二年間,以慧眼觀察,卻始終沒有過錯可歸咎於「薩真人」,天君感佩之餘,非但不計前嫌,更拜真人為師,誓佐行持。此刻,薩真人乃以「善」易其名,改「王善」,並且又奏稟玉帝,敕封為雷部三五火車雷公,又稱「豁落靈官」。王天君在各道觀皆能見其蹤跡,其造型多為三眼,額上一眼即為玉帝加賜之「慧眼」,面紅如火炙,身披戰甲,手持金鞭,姿態威嚴赫立,雙目怒視,使得世間為非作歹之人,見之即心驚膽喪,不敢再為惡。

  • 【 岳武穆王 】 (農曆二月十五日為「岳武穆王」的誕辰。)

    岳飛,字鵬舉,是鸞門五聖恩主之一。西元1103年農曆二月十五日誕生於現在的河南省安陽縣南方,宋朝人,二十四歲母親為囑咐勿忘報效國家的本懷,乃在岳飛的背上刺以「盡忠報國」四大字。三十歲破亂賊曹成,高宗賜以「精忠岳飛」旌旗。三十八歲郾城之戰,破金的精銳部隊「拐子馬」,金兵不禁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復大破金兵於朱仙鎮,並填<滿江紅>一闋以明志,悲懷壯烈感人肺腑,正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土還我河山時,奈奸相「秦檜」通敵,利用高宗思母心切,以釋回韋太后為條件,與金人達成和議,力主和議,並將淮河以北的疆土劃給金人;竟於一日之間十二道金牌,命岳王父子還臨安,不久,秦檜誣告張憲和岳雲陰謀叛亂,企圖恢復岳武穆王的兵權,遂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三人於大理寺風波亭(在今浙江杭州)。時年三十九,子「岳雲」年廿三。後人修西湖「岳王廟」,並鑄「秦檜」夫婦跪像於王墓兩旁,受天下人唾之。 岳武穆王飛降生當天,有大鵬鳥自東南飛來,停在屋頂上高鳴不已,聖父驚異,因而以「飛」命名,字「鵬舉」。 岳恩主未彌月時,黃河決堤,聖母姚氏擁抱幼兒坐在大甕中,隨波飄至對岸而倖免於難。生來有神力,能舉三百斤的弓和八石的弩。十六歲時娶妻李氏,先後育五子二女。 朱元璋最仰慕岳武穆王,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昭示全國, 武穆從祀歷代帝王廟,配宋太祖享,並明定祭岳禮儀,每年按時致祭。

  • 【 保生大帝 】 (農曆三月十五日為「保生大帝」的誕辰。)

    『保生大帝』台灣民間俗稱「大道公」,姓吳名夲(「夲」音‘滔’,非「本」字),宋代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人,(漳州市龍海縣角美鎮),生於西元979年三月十五日,登山採藥時,失足落崖,卒於西元1036年五月初二,逝世後鄉人私諡為「醫靈真人」,供奉為地方神祇,因其精通醫術、救人無數,乃被尊奉為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 父名吳通,母為黃氏,貧病早逝。吳夲初習捕蛇、採藥,後學針灸、湯藥,醫名逐漸傳播民間。 民間傳說關於保生大帝的神蹟非常多,列舉如下: (1)一日吳夲在山中採藥,遇見一隻老虎,因吃人而被骨頭哽住咽喉痛苦難當,乃懇求吳夲醫治,大帝即取出骨頭並以咒水為其治療;老虎跪地答謝,立誓從此不再傷人,並自願作為大帝的坐騎,後來也成為保生大帝廟的守護神,民間奉之為「虎爺」。又一回,一條龍因罹患眼疾乃化為人形求醫,吳夲識穿其原形即為之敷治,神龍眼疾痊癒即飛天而去,此即民間盛傳保生大帝「點龍眼」、「醫虎喉」的典故。 (2)明成祖永樂年間,皇后罹患乳疾,御醫束手無策,大帝化為道士前往醫治,由於皇后的貞操自古就不容懷疑,因此以懸絲診脈方式診療;明成祖為試探其醫術,就將絲線繫在貓足和門環之上,大帝隨即診出那是貓和金屬之脈;明成祖折服乃將絲線懸於皇后手腕,由吳夲隔屏風以絲線過脈,懸絲行針為其治療。皇后乳疾痊癒後,大帝即昇天而去,仁宗極為感念其恩德,派人至白礁鄉查訪得知是吳夲之功,乃晉封為「恩主昊天金閡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並賜龍袍一套,為其建造宮殿。這個長達二十四個字的封號冗長難記,於是民眾乃將之簡稱為「保生大帝」,此為「保生大帝」名稱的由來。 (3)人世間難免會產生糾紛,而神界也不例外。民間傳說神界的單身貴族大道公與媽祖曾有一段羅曼史,「保生大帝」得道後見媽祖端莊賢淑,便展開追求攻勢,而媽祖見其宅心仁厚,也萌生愛意,倆神情投意合,共同譜下一段「堅定的友情」。一日,媽祖乍見母羊產子之苦,毅然慧劍斬情絲與保生大帝斷絕往來,大帝無端被拋棄非常懊惱,乃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遶境時施法下雨,淋洗媽祖臉上脂粉;媽祖不甘示弱,也在保生大帝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神駕出巡時作法刮風,要吹落大帝頭上的帽子。因此每逢媽祖誕辰便經常下雨,而保生大帝誕辰則常會颳風,此即民間氣象諺語:「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由來;若當天無風無雨,信徒就說:今年大道公和媽祖婆和解了。 (4)保生大帝的另一段恩怨是與玄天上帝的債務糾紛。傳說玄天上帝原以殺豬為業,一日自覺罪孽深重,乃切腹將腸胃掏出洗滌罪業,不料後來腸子化為蛇精,胃化成龜精為害人間。玄天上帝便向保生大帝(或謂呂洞賓)商借寶劍為民除害,大道公唯恐有借無還,乃將上帝公所屬的三十六官將留置抵押,豈知玄天上帝在收服龜蛇之後卻仍不歸還寶劍,於是至今保生大帝有三十六官將,而玄天上帝的造型總是緊握寶劍不願放手,而大多數保生大帝神像只帶劍鞘並無佩劍。由保生大帝悲壯的戀愛史和債務糾紛,也可以看出民間信仰中神明「人性化」的一面。

  • 【 天上聖母 】 (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天上聖母」的誕辰、農曆九月初九為「天上聖母」的飛昇之日。)

    『天上聖母』姓林,名默娘,生於西元九六○年三月廿三日,農曆九月初九為其昇天之日,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人,坊間多以「媽祖」、「天后」、「天妃」等尊稱,還有以分祀來源不同而另稱「湄洲媽」、「大甲媽」、「北港媽」、「關渡媽」等。媽祖為林愿氏之第六女,彌月皆不聞啼聲,於是取名為默娘。聖母自幼聰穎,過目不忘,五歲能誦觀音經,十一歲自通音律,十三歲時得玄通老道士指點,授予「玄微秘法」,日夜潛修,進步神速,十六歲井中得銅符,始屢為民扶危解厄,驅邪救世,備受鄉里景仰。十九歲時父兄遇海難,聖母曾以元神出海相救,但因其母在旁急呼,呼其醒時,原手持兄長之舵摧,故兄無救,醒後泣曰:「父得保全,兄已歿矢!」,聖母在海上救難行善事蹟遂遍傳鄉里,當時人們尊為神女,又稱龍女。 民間供奉天上聖母媽祖,身旁必定會配祀「千里眼將軍」和「順風耳將軍」二名左右護衛。《封神演義》載:相傳商紂王有一對法術高強的兄弟,名「高明」、「高覽」,高明眼大如明月,能觀千里遠的人、事、物,高覽耳大至肩,能耳聽八方,在商周交戰時,二人各憑與生俱來的神力窺探軍情,立下不少功勞,後來姜子牙使計,在二軍對陣的時候,用戰鼓擾亂順風耳的聽力,用旗幟遮住千里眼的眼力,並且灑狗血在地面上,使得二人神力盡失,命喪黃泉。妖魂盤踞桃花山三千多年,後來媽祖路過桃花山,將二人收伏為侍從,千里眼受封為「金精將軍」,順風耳受封為「水精將軍」。

  • 【 太上老君 】 (農曆二月十五日為「太上老君」的誕辰。)

    『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據說太上老君的母親懷胎八十一年,才從左腋生出,又生在李樹之下,因此姓李,人稱老子)。他叫作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張天師在鶴鳴山煉丹修道時,自稱是由太上老君傳授其秘籙,而創立了道教,因此奉太上老君為道教創教之始祖。相傳太上老君為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所化,居三十六天之上的大赤天太清境。道教稱之為太上道祖、李老君等。 在周朝時函谷關令尹喜曾經請老子在函谷關停留,向老子請教「道」,並要求著書傳教,於是老子以「道」為基本觀念,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五千言,也就是著名的《道德經》。從唐代武宗時便以老子的生辰二月十五日訂為太上老君的聖誕之日,道家號「貞元節」。

  • 【 張天師 】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張天師」的誕辰。 農曆九月初九為「張天師」的成道紀念日)

    張道陵,東漢沛國郡人,是張良的八世孫,生於西元三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天師自幼聰穎過人,七歲即讀通老子「道德經」,天文地理無不通曉。天師選擇在雲錦山(今天的江西龍虎山)作為修道的地方,後來煉成了龍虎神丹,丹成之日龍虎顯現,此山遂改名為「龍虎山」。 後來天師選擇來到四川的鶴鳴山,在這兒得到了黃帝「九鼎太清丹經」,又蒙「太上老君」,傳授經典與道法,精修千日,煉就了種種降妖除魔的法術。為人消災解厄,百姓見天師有如此高深道法,紛紛拜祂為師,張道陵即把信眾組織起來,訂立教規,分配職務,漸漸地成了龐大團體,因此,張道陵被後人尊為道教教祖,並稱「張天師」。 由於天師所創立的教派規定初入教者須交米五斗,因此被稱為「五斗米教」,又稱「鬼道」。東漢桓帝永奉元年九月九日,玉皇上帝派遣使者持諭旨冊封張道陵為「正一真人」。道教尊奉黃帝為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道陵為教祖,信眾習稱為「道教三祖」。而在道教派別中,張天師所屬的「正一教」即隸屬符籙道派,此道派以修神道、齋醮、祈禳、飛行演法、濟人渡鬼為宗旨。因此,舉凡廟宇舉行盛大醮典科儀時,多數皆聘請張天師的後代來道場主持齋醮科儀。民間祭拜張天師,皆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聖誕,九月初九日為天師飛昇日。

  • 【 廣澤尊王 】 (農曆二月廿二日為「廣澤尊王」的誕辰、或農曆八月廿二日、廿三日為「廣澤尊王」的誕辰。)

    來談一談廣澤尊王好了!一般大眾可能比較不了解,或只知道祂也稱為「郭聖王」吧。 『廣澤尊王』,全稱為「忠孚惠咸威武英烈廣澤尊王」,又稱「保安尊王」、「郭聖王」、「郭王公」,是閩南泉州先民十分信奉的神明,視為是泉州府的守護神,目前台灣的廣澤尊王廟,絕大多數也都是當初泉州人渡海來台時,分靈或分香奉祀,其祖廟位於今福建省南安縣詩山鎮鳳髻山上的鳳山寺。 廣澤尊王姓郭,名洪福,福建省泉州府人,相傳為唐代郭子儀的後裔,自幼家貧,父母早逝,流落他鄉,受雇於陳家為牧童,秉性忠厚勤勞,陳姓富翁生性刻薄,貪得無靨,對自己所擁有的財富感到不滿足,於是特別聘請一位地理師長住於家中,希望地理師能幫他找到吉穴改葬祖先,奢望得到祖先的庇蔭,能讓他大發利市;但陳姓富翁對地理師未予禮遇且態度惡劣,反倒是郭洪福平時與地理師住在一起,平常殷勤伺候,地理師對他非常賞識,於是把羊圈內的龍穴大吉地點給洪福,且指點他:「在某日某時,秘而與之葬其父母骨骸於此,下葬後,將會有一大群黑蜂飛出,你立刻往飛鳳山方向跑,沿途若有遇到人帶銅笠、牛騎人、魚上樹時立即閉目盤座。」洪福不疑有他,一一遵照地理師的吩咐,先將父母骸骨下葬於龍穴祭拜後,果然有一群黑蜂從龍穴衝出,洪福看到嚇得立即往外跑,此時正狂風暴雨,於是他跑到一處民家躲雨,該戶人家正好在辦喪事法會,和尚各個用銅鈸戴在頭上避雨(人戴銅笠),洪福繼續向飛鳳山方向跑,途中見一牧童因下雨而躲在牛肚下(牛騎人),最後,當他跑到飛鳳山時,看見一位漁夫坐在樹上躲雨,且手持釣竿,釣竿上還有一條魚在跳躍著(魚上樹),他眼見所有事情皆如地理師所言一一應證,馬上就在樹下的磐石閉目盤座,入定後羽化昇天。附近居民得知後,就為他建了一個小寺,名為「鳳山寺」,後常顯現靈蹟,對於保國安民,有相當大的貢獻,民眾奉為「保安尊王」,清同治皇帝時封為「廣澤尊王」,並賜官帽和蟒袍,從此,廣澤尊王便成為泉州府人的信仰中心之一。 廣澤尊王從渡海來台後,在民間的信仰迄今已百餘年,香火依舊鼎盛,信奉不衰,但治祭日期,各地不一,有農曆二月廿二日廣澤尊王例祭日,也有分別將農曆八月廿二日、廿三日訂為廣澤尊王千秋之日,每逢這幾天,民眾都會為尊王舉行盛大隆重的祭典。

  • 【 法主公 】 (農曆七月廿三日為「法主公」的誕辰。也有人作九月廿二日)

    閭山派的祖師爺,就是這一尊『法主公』。 據考証,法主公確有其人,一稱是張慈觀、蕭朗瑞、章朗慶共稱的「法主三公」,為道教保佑施法順利的三位大神。不過「法主公」一詞,民間普遍單指張慈觀。張慈觀,又名自觀,別名沙。福建永泰縣人(一說為閩清),因神通頗為出名,去世後被福州、泉州等地的民眾奉為神明,尤其永春、安溪。因為以法術著稱,因此被尊為法主聖君,人尊稱為法主公,意為法術高強的神明。之後,法主公更被道教閭山派中的一些道士,奉為祖師。閭山派有說法認為護法神五營神將中營的統帥則是哪吒太子。而東營張將軍即是「法主公」;也有說法稱,東、南、西、北四營的主帥「張、蕭、劉、連」四聖,即是法主公結義四兄弟。 張慈觀,幼名自觀,別名沙。福建永泰縣道士(一說為閩清),相傳在世有神通,能除妖伏魔。張慈觀曾經在結義弟兄輔助之下,躍入九龍潭石牛洞的潭水之內,以劍刺殺為患福建永春已久的毒蛇精,故許多廟宇的法主公塑像,是一手持劍,一手握蛇。張慈觀神通頗為出名,也因為去除蛇妖的功績,被視為降妖伏魔的大神,羽化後被當地人奉為當地神明,因為張慈觀以神通、法術著稱,因此被尊為「法主公」。據說,宋朝封贈為「嘉惠大化真人」;明武宗亦曾敕賜張慈觀為「張聖法主真君」。 臺灣的閭山派分為兩支,閩南語俗謂「死歸法主,生派夫人」。一支將法術高強的法主公奉為祖師,並以黑頭巾作為派系之標記,以喪禮法事、超渡驅邪等見長,人稱「法主公派」,臺灣人稱之為「烏頭法師」,亦稱「烏頭派」。另一支,奉臨水夫人等三位女神為祖師,以紅頭巾作為標記,稱作「三奶派」,又稱「紅頭法師」,專作節慶、廟宇做醮等法事。 ※ 法主公法力高強,事蹟無數,僅提出其中一件大略介紹一下: (1)以蛙克蝗 有一次蝗蟲成災,鄉民都來請示,張真人卻命鄉民捉幾隻青蛙來,真人自取線香,在青蛙背後燒灼作記號,與青蛙喃喃數語後放走,眾人皆感怪異,過了不久,背後有黑斑的青蛙大顯威能,把蝗蟲都喫光了,鄉民保住了農產,都來感謝真人。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溪口村法主公廟祭典時,都會放生青蛙,作為感謝。 (2)力伏蛇仙 張真人三人結義,一曰「蕭真人」,另一曰「章真人」(或曰姓洪)。三位真人得到閭山法術,法力高深、武藝精通。三人修道之時,聽說永春九龍潭石牛洞有一條千年赤色蛇仙為害地方,動輒作祟,使得水災、旱災不斷,並且要求鄉民以活人獻祭,張真人兄弟聞而大怒。 三人駕風火輪入洞,洞中毒水瀰漫,不見大蛇,其實大蛇藏於洞中密處,已知來意,猛然吐信直取張真人,張真人飛騰而起,手持寶劍勒住蛇頭,怪蛇突噴黑煙,張真人頓時變為黑面。章真人焦急而臉色轉青,蕭真人怒甚,滿臉赤紅,掄起月眉斧,猛砍蛇身,在怪蛇掙扎中,誤傷了章真人額頭,在章真人額上留下一道刀疤,更為緊張,臉色遂更紅。終於制服此蛇,張真人念動真言,將蛇纏繞於手上,三人氣力已竭,脫去軀殼,功成行滿。即有仙樂飄飄,香花朵朵降下,踏彩雲登天。後人塑造法主真君三兄弟神像,即是依照此傳說,張真人為黑面,蕭真人紅面、章真人青面,額部有一條刀痕。 (3)盜雨監雷 張慈觀真人得知福建旱災,民生艱苦,頗動悲心,飛身潛入天庭,發現閩人註定有劫,故不降雨。於是將玉帝洗筆之水倒下福建,遂黑雨遍降,消解旱災,且因黑雨為天上仙水,故農作物長得極快,幾近一日長成。 玉帝法眼一觀,發現是張真人,遂命雷神持天書逮捕張真人治罪;雷神動起雷光尋找張真人,張真人靈機一動,化身作監察神「御史真君」,手持乾坤囊至,考察雷神,問雷神辦事可有天書玉旨。雷神忠厚,遂將天書與之。御史開天書一覽,說:「天書詔曰:遣張慈觀擒拿雷神問審,爾其欽哉。」雷神大驚,謂是天庭將天書寫錯。御史說:「君且在我囊中休息,我為君向玉皇天尊請示,以免誤事。」雷神感謝,於是入袋。慈觀真人向袋口細細叮嚀:「君且莫出聲。」雷神聽成「君且出聲。」於是不斷鳴雷,一時間天庭震動。 因天上連連巨響,眾仙震怒,於是要找出雷神,此時張慈觀真人遂答稟雷神在自己手上,並將自己為何要違犯天條之理由稟告玉帝。玉帝甚感張真人誠實之意、愛民之心,不但赦免其罪,還封張為「監雷御史法主真君」,以監督雷神。

  • 【 清水祖師 】 (農曆正月初六為「清水祖師」的誕辰。農曆五月十三日為「清水祖師」的成道紀念日。)

    清水祖師,姓陳,名應,本名昭應,法號普足,宋朝福建省泉州永春縣小姑鄉人氏,生於西元一○四四年正月初六,於西元一一○一年五月十三日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五歲。 清水祖師在福建的麻章一帶行醫救人無數,凡是經過祖師診治的沒有不痊癒的,因此深獲民間的愛戴,被尊為「麻章上人」。而祖師在行醫之餘,更利用化緣募款來修橋補路,造福鄉里,並為人們遭逢旱災而幫忙消災祈雨,真的讓天上降下了甘霖,民間為了感念他的許多功德,因此在蓬萊山上建造了一間精舍,供他居住,因為精舍前的小溪水流十分的清澈,上人因此將這兒命名為「清水巖」,民間於是改稱上人為『清水祖師』,在民間也有人稱他為「烏面祖師」、「落鼻祖師」、「祖師公」等等。 清水祖師初在清水巖修行時,有四個鬼怪跟祖師公相約鬥法,勝者就可以成為清水巖的主人,祖師在洞穴裡頭,任由四個鬼怪以大火薰燒七天七夜,祖師出來後毫髮無傷,只有臉被薰得黑黑的,後來祖師收伏了這四個鬼怪,這就是祖師屬下的張、黃、蘇、李四大將軍,他們甘願臣服追隨祖師,而祖師也因此被稱為「烏面祖師」。 至於「落鼻祖師」的由來,則相傳每逢天災地變前,或是當有異故要發生,祖師鼻子便會自行脫落於衣袖中,以暗示災禍的前兆。

  • 【 驪山老母 】 (農曆七月十二日為「驪山老母」的誕辰。)

    中國古神譜中,有一位名氣最大的女神,她是『女媧娘娘』也就是『驪山老母』。女媧氏,與伏羲氏、神農氏並稱為「三皇」。除了著名的神話傳說『女媧補天』之外。在天地初開之時,『女媧』覺得世界上太沒生氣,於是開始造物,並依自己的模樣『以黃土造人』,並化育出萬物,人類創造出來了,怎樣使他們永遠生存下去?於是『女媧氏』教男女合婚,依靠自已的力量傳宗接代繁衍下去,訂定嫁娶之禮,『創造婚姻制度』,又『始作笙簧』教人們用音樂陶冶性情,吹著動人的笙簧音樂來傳達愛情,這種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女媧補天』是我國古代神話中最美麗感人的故事,傳說在上古時共工氏與祝融大戰,共工不勝,一怒觸倒了西北方的一根天柱,轟隆巨響,天向西北傾斜,地向西南塌陷,洪水滔滔,毒蛇猛獸傷人,日月失輝,世界一片混亂;於是『女媧』燒鍊五色石子, 燒成石餅,一張張石餅補住塌陷的天穹;又斬下東海大烏龜的四隻巨腳,作為柱子頂住蒼天,使天不致傾斜,再殺死危害人類的黑龍,趕走食人的猛獸兇禽,燒蘆草成灰,堵塞洶湧的洪水,於是地平天成,這就是膾炙人口的『鍊五色路以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聚蘆灰以止滔水』。這位名氣大,身兼始祖神、守護神的『女媧』,也就是『驪山老母』。她被道家尊奉為至高無上的女神。老母不但傳八寶教化世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她也教化人民食衣住行。女媧氏,與伏羲氏、神農氏並稱為「三皇」。 傳說中驪山老母橫跨好多時代,教出各個時代中的英雄女將,如(戰國時代)齊宣王的妻子鍾無艷、(唐代)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術】、(宋代)楊宗保的妻子穆桂英【神箭飛刀之術,使她成為楊門女將】、(東晉時期)的祝英台【祝英台殉情後被老母所救,並傳授一身絕技】、還有白蛇傳當中的白娘子白素貞【傳授通天徹地之能】…等等,都為驪山老母的門下弟子。也有人認為驪山老母是由「斗姥天尊」所化,為五母之一;也有人說驪山老母為玉帝的三公主,因觸犯天條,被玉帝壓鎮於桃山之下,其與凡間秀才楊天佑所生之子楊二郎長大後,用仙斧劈開桃山救出母親,此即著名的《劈山救母》。在大陸臨潼驪山的「老母殿」於每年農曆六月十三日老母誕辰日,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祭典,但台灣民間則將驪山老母的聖誕訂於農曆七月十二日。

  • 【 齊天大聖 】 (農曆十月十二日為「齊天大聖」的誕辰。)

    「孫悟空」是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石猴,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氣孕育而生。在花果山佔山為王。後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習得地煞數七十二變和觔斗雲,並首次取姓為孫,取名悟空。 此後,孫悟空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大鬧東海龍宮,終尋得天河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 (北海龍王敖順送一雙藕絲步雲履,西海龍王敖閏送一副鎖子黃金甲,南海龍王敖欽送一頂鳳翅紫金冠。),因陽壽已盡而大鬧地府,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間。後來孫悟空第一次受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後第二次天界招安,封為齊天大聖,又偷吃蟠桃,大鬧天宮和打敗天兵將士,被太上老君關在八卦爐中結果反而練成了金睛火眼,最後他意圖凌辱釋迦牟尼佛祖結果反倒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指山下五百年,無法行動。 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指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兩次三番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 這段「西遊記」的故事大家想必相當的熟悉,就是孫悟空隨同唐三藏往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終於大功告成,師徒四人到達西天的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釋迦佛祖封衪為「鬥戰勝佛」,鎮守南天門。 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在東亞漢語圈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代表了人性中的善良、正義、不阿、自由的情懷和追求。

  • 【 二郎神楊戩 】 (農曆六月廿四日為「二郎神」的誕辰。)

    『二郎神』是我國神話中第一強之戰神,他的能力與孫悟空,不相上下,在天界對孫悟空的大圍剿時,就是他追得孫悟空四處逃竄。由於他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戰神,民間對其相當恭敬。現在許多作生意的商家,尤其是在香港看見更多,都是供奉著關老爺子來照顧店家的生意興隆,這是因為在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中,將關雲長說得神乎其神,既忠且勇,才逐漸代替了二郎神的民間的地位。其實在明代以前,那位置可是二郎神的喔! 關於二郎神出身的傳說非常多,我們僅提出其中幾個分述如下: 一、 傳說二郎神是古蜀國治水功臣李冰的第二子。【這時候有人會問,既然是李冰之子,為何又會姓楊不姓李?據查考民間傳說,原二郎神為龍變化而成,後來下凡托生於李家的,而就像托塔天王的名字是從唐朝功臣李靖變來的一樣,楊戩的名字識來源於宋朝的權臣楊戩。當時民間老百姓求二郎神「揚善除惡」,祈求降福庇佑。因為漢姓無揚故取楊,而「楊」字,原是揚,意為「揚善」也,而「戩」字的意義就是「剪除」,要剪除災厄】當時協助李冰修築都江堰,出力至多,積勞成疾,升天化神。現在位於四川省都江堰的二郎神廟中的神像就是他。使二郎神變成負責治水、解除水患的神明。(火患多之處,亦供奉二郎神為制火之仙。) 二、 在《封神榜》中,提到二郎神幫助姜太公討伐暴君商紂,描述他長有第三隻眼—通天眼,身懷七十三種變化的神通。自此二郎神又成了除暴安民,降魔伏妖的第一戰神。 三、 還有根據佛教典籍中的記載,二郎神原是四大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的第二個兒子,名叫獨健。說二郎神曾經率領天兵救唐明皇於危難之中,否則,那李隆基在安史之亂時,也會隨著貴妃楊玉環而去了。(在這個有趣的傳說中,有兩種說法:第一,說他為楊貴妃在天上的弟弟,故原姓楊,那次晚了一步,救不了姐姐,就救姐夫。而這就說到他原來是唐代「明皇」的小舅子,而人們竟然誤傳二郎神是「玉皇」上帝的小舅子。第二,在這段外國神話當中,毗沙門天王原本是天竺國的神(現在的印度),他第三個兒子就是鬧東海、抽去敖丙龍筋的哪吒。在外國傳說中,哪吒是一副標準的洋人相貌,來到中國就變成了掛紅肚兜的三太子,而毗沙門天王則變成了商朝的陳塘關總兵,後來的托塔天王李靖,而李靖又傳說變作李冰,總之這就是我國最早的“日本演歌翻譯文化”吧!只不過變成宗教意味較濃厚的神明互通跟借用典故罷了。而且既然第三個兒子哪吒都有這麼高強的神通武力,他的二哥二郎神當然就更高強了,所以有三隻眼,上觀天界,下察地獄。) 四、 在《西遊記》的第六回當中說到,孫悟空對著二郎神問說:「記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如此說來,民間傳說中楊戩之姓楊出處在此。二這個故事則是描述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事蹟。我們稍為說一下。 五、 傳說玉帝知道妹子私自下凡十分震怒,便將妹妹壓在了桃山之下受苦。楊戩自幼便本領不凡,他手持的兵器--三尖兩刃槍,他額上又有天眼讓神鬼無所遁形,待楊戩長到十七歲,已經是勇無可擋,建立下「力誅八怪」的大功勞。還有他手持一把開山斧,力劈桃山,救出了被壓在山下頭受難的母親。但是玉帝聞聽二郎劈山,非常惱怒,放出九個太陽上天,將妹妹活活曬死在山上。二郎神又痛又恨,暴怒的狂追天上九日,一個一個擒下,並且將捉住的太陽壓在山下面,最後剩下一個太陽在飛跑,二郎一直將它追進了東海,在海邊被東海龍王的三公主攔下,筋疲力盡的二郎暈倒在三公主溫柔的懷中,之後他們就結成了美滿良緣。為了母親的死,二郎神恨死了他的舅舅玉皇上帝,玉帝也自知理虧,便封他為「英烈昭惠顯靈仁佑王」,道號「清源妙道真君」。但二郎始終對這個舅舅不理不睬,堅決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帳前有梅山七聖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頭神,對於玉帝是“聽調不聽宣”,就是說只服從命令,沒事不套交情。 綜上所述,二郎是天界第一戰神,是一條戰龍,只要民間百姓有難,不管水裏火裏,他都要趕到。其實關於二郎還有些有趣的東西,比如人人都知道他的寵物哮天犬也是相當有名,傳說的月亮,越來越小時是因為「天狗食月」,而這隻天狗指的就是二郎的「哮天犬」。

  • 【 文財神比干 】 (農曆四月初四為「文財神比干」的誕辰。)

    商紂王被妲己〈九尾狐〉所迷惑,荒淫無道,又寵信費仲、尤渾等佞臣使得朝政敗壞,丞相比干身為紂王的叔父,不時力諫紂王,但被妲己視為眼中釘。 一晚,比干發現妲己為妖狐化身,於是請黃飛虎誅殺妲己,令妲己含恨在心,設下毒計殺害比干。一日,妲己面帶病容地對紂王假說自己心病復發,需以玲瓏人心一片,煎湯吃下,方能痊癒,坦己又說比干是忠臣,他的心必定七竅玲瓏,想借一片來吃,紂王就命人召見比干。 比干聞之,既怒且驚,趕緊打開姜子牙給他的錦囊,內藏有符訣及救命法術:將符燒灰入水,飲服於腹中可護住五藏六腑;剖腹摘心之後,在路途中若見有人賣「空心菜」, 你就要問:「人若是空心如何?」賣菜人若是答:「人若空心還活!」你便不死;但賣菜人回答:「人若空心即死!」你就即死矣! 比干顧不得那麼多,即依照錦囊內的方法去做! 他到了朝殿之上即破口大罵:「坦己賤人!我死冥下,見先帝無愧矣!」接著拔劍剖腹,比干將手往腹內摘心而出,擲在地上,掩袍不語速往城門外去。比干一言不發,騎馬飛奔跑了好幾里路,忽然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空心菜,比干勒馬即問:「人若是空心如何?」婦人回答:「人若空心即死!」比干大叫一聲血流不止、一命鳴呼。 後來,姜子牙滅紂成功,奉元姶天尊的法旨封神,將比干追封為「文曲星君」。後來傳說,比干來到民間廣散財寶。比干生性公正無私,心被挖空之後成了無心之人,辦事更加公道,所以被後人尊奉為財神爺。

  • 【 武財神趙公明 】 (農曆三月十五日為「武財神趙公明」的誕辰、農曆七月廿二日為「武財神趙公明」的成道日。 )

    趙公明修道有成,主要法寶二十四顆定海神珠。武王克殷時,趙公明受殷商太師聞仲禮請,輔佐殷紂王,藝高術強,周朝闡教的仙人及將領們都不是對手,接連敗陣,姜子牙只好請陸壓以法術將之暗殺。 殷商滅亡後,姜子牙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簡稱「玄壇真君」、「玄壇元帥」,「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有護法神之意。但相傳趙公明為「武財神」,使鐵鞭,並以神虎為座騎。統領「招寶天尊蕭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合稱五路財神,希望祂們可為信徒帶來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與中央五個方位的財運。 漢朝張道陵天師在鶴鳴山精修時,收趙公明為徒。且讓他騎黑虎,守護丹室。張天師煉丹功成後,分丹與趙公明食之。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呼風喚雨,更能為信徒保命解災,成為道教的重要護法神。 在臺灣民間信仰,趙公明被尊稱為「寒單爺」(或「寒丹爺」、「邯鄲爺」等),臺灣人相傳「寒單爺」懼冷。每年農曆正月,臺灣有些廟宇就會舉辦「炸寒單」的活動:請壯碩男子打赤膊,手持樹枝,扮演趙公明的模樣。而信眾即以鞭炮向他丟擲,以讓「寒單爺」感到溫暖一些,並祈求「寒單爺」的保佑。。這項習俗至今仍行之於台灣的花東一帶,近年來已經較為少見了。 同時,趙元帥亦是北極玄天上帝右護法神,常與康天君一同出現於玄天上帝廟宇以及道教祭典中。財神有文財神和武財神之區分。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面濃鬚,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該財神像當為武財神,即趙公元帥像。趙公元帥原是日精之一。古時天有九日,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後,變化為九鳥,墬落於青城山,變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趙玄朗卻獨化為人,避隱蜀中,精修至道。張陵在青城山煉丹時,收趙玄朗護衛丹室,趙公明是商朝大將,協助聞太師抵抗周軍的進攻。 七月二十二日為財神節。當天趙公明受封財神,故實際為趙公明成道日。

  • 【 福德正神 】 (農曆二月初二為「福德正神」的誕辰。)

    『福德正神』有很多種稱謂,如「伯公」、「福德爺」、「福神」、「社公」、「后土」…等等。而民間大多以『土地公』來尊稱,土地公原本是自然神,因大地孕育萬物,人們生活與土地又密不可分,因此將土地人格化虔誠奉祀。更因為「有土斯有財」的緣故,使得土地公無論是在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中,都受到人們的祭拜。 民間在先人祖墳前,皆有一位土地神守護,俗稱「后土」,其由來有段膾炙人口的典故。相傳在秦朝時因修築萬里長城,需徵調大批民伕,此舉不僅勞民傷財,更造成許多家庭因此破碎。當時有一民婦叫作孟姜女,因其夫被徵召為民伕,久無音訊,乃千里迢迢至長城尋夫。豈料,到達長城時,聞知丈夫萬喜良已不幸罹難,傷心欲絕、嚎咷大哭,突然間有一段城牆崩裂,並露出丈夫骨骸,孟女抱骨痛哭,血、淚漸漸潤澤枯骨,竟然漸生筋肉之象。這時候,有一位老翁向孟女指點,應該將骨骸置於袋中,以便運送,孟女依言行走些時,發現骨骸又恢復乾枯原形,孟女大怒,問老翁是何心態。此老翁言道:「生死各有命,今汝讓其夫復生有違天命,只好出面勸說。」後來,孟姜女即請土地公守護其夫墓地,以保佑亡者安寧。 『福德正神』被視為地方基層的行政神,相當於現在的村里長,負責管理所在的地面或地段,故有「庄頭庄尾土地公」、「田頭田尾土地公」之俗諺。每逢農曆初二、十六,人們皆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來祭祀土地公,並於農曆二月初二日土地公聖誕日,信徒皆演戲大肆慶祝,此日亦稱「頭牙」,而商家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俗稱「尾牙」,宴請員工,並焚香祭拜土地公,感謝一年來的幫助、庇佑。這也成為我國特殊的風俗習慣。

  • 【 釋迦佛祖 】 (農曆四月初八為「釋迦佛祖」的誕辰。)

    『釋迦佛祖』又稱為釋迦牟尼佛、釋迦世尊、釋迦如來、釋迦佛、釋迦佛祖,農曆四月八日誕生於中印度迦毗羅衛城,父親是該城城主——淨飯大王,母親為摩耶夫人,他創立佛教,讓人民能有傾訴的地方,能把心靈淨空,獲得喜悅。因此,悉達多逝世後,弟子們建廟祭祀他,並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佛」。 悉達多從小就十分聰明,不論是什麼事,都一定會追根究底,尋找問題的解答。他的父親十分疼他,但也總是為他擔心,因為悉達多問的問題總是讓父親覺得荒唐。十九歲時,悉達多看到了一隻鳥正在啄一具屍體,他想了很久,覺得:「難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嗎?」。後來,有一位修道者和他說︰「世事無常,只有出家人能得到解脫。」回家後,他想了很久,決定拋下妻兒,把頭髮剃掉,自行出家。隔天,父親找不到他很緊張,得知他出家後,三番兩次的叫人去請他回來,但他意志堅定,怎麼樣都不肯回家。某一天,悉達多走到了一棵菩提樹下,在那兒靜坐了六年。在他三十五歲那年,創立了佛教,並到各地招收信徒,佛教就是這樣產生的。釋迦牟尼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須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他們必須剃光頭,穿僧袍,完全脫離家庭生活。人們為了懷念他對弟子的苦心教導,將釋迦牟尼誕生的那天(農曆四月初八)稱做「浴佛節」,把他成道的那天(農曆十二月八日)稱為「臘八節」。

  • 【 日本七福神 】 (正月初為「七福神」最頻繁的參拜時間。)

    『七福神』,在日本信仰中相信會帶來福氣、財運的七尊神明,一般以惠比須、大黑天、毘沙門天、壽老人、福祿壽、弁才天、布袋為七福神,整體形象類似中國的八仙。 七福神中除了惠比須為日本固有神明之外,其餘皆為外來神明。大黑天、毘沙門天、弁才天傳自印度,壽老人、福祿壽、布袋則傳自中國。 日本民間信仰相信,七福神是聚在一起乘寶船而来的,寶船上滿載著金銀財寶和稻米。人們都相信過年的第一個夢,要是夢見“寶船”,一年之間就會大吉大利。因此,大家就會在正月時將七福神乘坐寶船的圖放在枕頭下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吉利的初夢。因此日本在過年前就有人將寶船的樣子畫成圖沿街叫賣出售,過年期間,人們將買來的寶船圖壓在枕頭下睡覺也就成了習慣。這個習慣在近代更是傳遍全日本 七福神包括六位男神一位女神,他們來自不同的宗教派别如神道教、佛教、道教,以及婆羅門教等。七福神據說是起源於佛教的『七難即滅、七福即生』之觀念。大黑天是開運招福之神,能驅除惡神,保人平安,其形象為頭戴黑巾、肩背布袋、手持木槌、脚踏米袋。惠比須是商業之神,能保佑生計和生意興隆、事事如意,其形象為身着獵衣、右手握釣竿、左手抱大頭鱼、滿面笑容。毗沙門天是無量智慧神,擁有取之不盡的才智,其形象為身披戎装,一手捧寶塔、一手持寶棍。弁才天是福德自在神,七福神中的唯一女神,精通音樂、善於雄辯,其形象為頭飾八蓮冠,懷抱琵琶。福祿壽是幸福、厚祿、長壽之神,其形象為連鬢美鬚,手持拐杖,常與白鶴為伴。壽老人是長壽不老神,源於,其形象為瘦臉長鬚,手持寶杖,常有鹿伴隨。布袋和尚是洪福吉祥之神,又稱彌勒菩薩,其形象為肚大、體胖,背大布袋。日本人祭祀七福神的習俗多在每年的正月初進行。

  • 【 釋迦佛祖 】 (農曆四月初八為「釋迦佛祖」的誕辰。)

    『釋迦佛祖』又稱為釋迦牟尼佛、釋迦世尊、釋迦如來、釋迦佛、釋迦佛祖,農曆四月八日誕生於中印度迦毗羅衛城,父親是該城城主——淨飯大王,母親為摩耶夫人,他創立佛教,讓人民能有傾訴的地方,能把心靈淨空,獲得喜悅。因此,悉達多逝世後,弟子們建廟祭祀他,並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佛」。 悉達多從小就十分聰明,不論是什麼事,都一定會追根究底,尋找問題的解答。他的父親十分疼他,但也總是為他擔心,因為悉達多問的問題總是讓父親覺得荒唐。十九歲時,悉達多看到了一隻鳥正在啄一具屍體,他想了很久,覺得:「難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嗎?」。後來,有一位修道者和他說︰「世事無常,只有出家人能得到解脫。」回家後,他想了很久,決定拋下妻兒,把頭髮剃掉,自行出家。隔天,父親找不到他很緊張,得知他出家後,三番兩次的叫人去請他回來,但他意志堅定,怎麼樣都不肯回家。某一天,悉達多走到了一棵菩提樹下,在那兒靜坐了六年。在他三十五歲那年,創立了佛教,並到各地招收信徒,佛教就是這樣產生的。釋迦牟尼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須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他們必須剃光頭,穿僧袍,完全脫離家庭生活。人們為了懷念他對弟子的苦心教導,將釋迦牟尼誕生的那天(農曆四月初八)稱做「浴佛節」,把他成道的那天(農曆十二月八日)稱為「臘八節」。

  • 【 文殊菩薩 】 (農曆四月初四為「文殊菩薩」的誕辰。)

    『文殊菩薩』也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脇侍菩薩之一,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是除了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 「般若波羅蜜」在佛教中地位極為重要,其意義就是智慧救度出離苦海,玄奘把般若比喻作能斬斷金剛的利器,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修行者只有修智慧,才能明是非,除十惡,修十善,離塵垢,凈性體。 文殊手中的所持物,右為智慧焰劍,左為蓮華上之般若經典。象徽文殊出利劍可摧毀愚痴,般若智慧浩瀚如經卷。修習文殊法,了知諸法真實義,消除語業,破愚痴,得諸佛菩薩之般若智慧。 文殊菩薩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稱「大智」。他和觀音「大悲」、地藏「大願」、普賢「大行」並稱四大菩薩。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慧的威猛)。

  • 【 普賢菩薩 】 (農曆二月廿一日為「普賢菩薩」的誕辰。)

    『普賢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象徵理德、行德的菩薩,同文殊菩薩的智德、正德相對應,是釋迦牟尼佛的右、左脇侍,被稱為「華嚴三聖」。普賢菩薩的坐騎是白象,「象」代表穩重。因為大象,無論站著也好、走著也好,都很緩慢,非常穩重。佛以此比喻修行人,時時刻刻都在定中。 在中國,佛教以四大菩薩為代表,第一位、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代表孝親尊師。第二位、普陀山的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第三位、五台山的文殊菩薩,代表理智。第四位、峨嵋山的普賢菩薩,代表實踐。四大菩薩代表整個佛法。 普賢菩薩代表實行,說明人若能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於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即是普賢菩薩。所以人人都是普賢,普賢法門是圓滿的法門。

  • 【 觀音大士 】 (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誕辰、六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成道紀念日、 農曆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的意思是指:「觀察一切眾生而自在的加以拯救。」民間普遍以『觀音』、『觀世音』等名號來尊稱。觀世音曾誓願「渡盡普天之下眾生,方願成佛」。故觀世音化身於六道當中濟度萬眾(六道乃指:天界、人界、修羅界、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民間遂稱為『六觀音』。 觀音於六道化身之形像分別為:攝化天界的『如意輪觀音』、攝化人界的『准胝觀音』、攝化修羅界的『十一面觀音』、攝化畜生界的『馬頭觀音』、攝化餓鬼界的『聖觀音』、攝化地獄界的『千手觀音』,除此六道化身外,民間另立『不空罥(音‘絹’去聲)索觀音』為佛母,又合稱為『七觀音』。 相傳古時,印度有個國家叫『興林國』。興林國的國王育有三位千金,長女妙音、次女妙緣、三女妙善,且三女妙善自幼即聰明伶俐,有著一副仁慈的好心腸,並對修行禮佛更加虔誠。   某夜,正當妙善禮佛時,屋內突然金光閃爍,莊嚴而慈祥的佛陀出現在公主面前,親切地對她說:「在遙遠的地方,有座須彌山,山上有一朵白蓮花和一個白玉淨瓶,若汝能突破一切困境,求得此寶物,專心修行,日後必能証得菩薩道,救渡世間眾生。」言罷,佛陀即消逝無蹤,公主經佛陀指點,便決心克服所有困難,前往須彌山求得寶物,以救渡天下蒼生脫離苦海。妙善與永蓮歷經千辛萬苦,終抵須彌山,並求得寶物,返回家鄉,宣揚佛法,更勸導人們要互敬,存一份仁慈心腸。過了一段時日,人們得知白玉瓶中若生水,水中長出柳枝葉之時,即為妙善得道之日。此時,有個男孩,名叫沈英,生性頑皮,當他聽到人們談論此事時,便決心開個玩笑,於是在深夜,沈英偷偷地在白玉瓶中灌了清水,又插上一枝楊柳枝,次日清晨(即農曆六月十九日),人們發現此事,皆驚訝不已,而妙善則著白衣白裙至花園打坐,人們亦圍在公主身邊頌念佛經,不久,池中的白蓮花綻放開來,妙善起身,一手托著白玉淨瓶,赤腳踩上白蓮花,緩緩地升天。 妙善升天後,玉皇上帝封為『觀世音菩薩』。而頑皮的沈英受觀音感化,成為懂事的孩子,亦封他為『善財童子』,當初陪觀音求寶的永蓮,封為『侍春龍女』,兩人隨侍在觀世音菩薩兩旁,協助渡化世間人們脫離苦海,返回極樂淨土。(這是佛教經典中對觀世音成道的記載,與觀音示現給瑤華仙主之景,不謀而合)。

  • 【 壽星 】 (農曆五月初一為「南極長生大帝」的誕辰。)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傳說經常供奉祂,可以使人健康長壽,祂就是南極仙翁,又稱南極真君、長生大帝,因為他主壽,所以又叫作“壽星”或“老人星”。道教是一個追求長生的宗教,在其神系中,有一位主掌人壽命的天神。壽星,又叫壽星公,就係南極老人,所以南極老人尊稱做叫南極老人壽德星君。南極老人又叫南極仙翁。

  • 【 玄天上帝 】 (農曆三月初三為「玄天上帝」的誕辰、 農曆九月初九為「玄天上帝」的飛昇紀念日。)

    『玄天上帝』全名為『北極玄天真武大帝蕩魔大天尊』, 又有『玉虛師相』、『真武大帝』等等稱號。而民間皆以 『上帝公』、『帝爺公』來稱謂,以表尊奉之意。玄天上帝的造型乃手持七星寶劍,腳踏龜蛇型像最為普遍;其手持七星劍,表示掌管北方七宿之意。左手印訣,一指向天,係玄武圓道之姿態。足踏龜蛇,展露出收伏二將的事蹟。 而據傳龜蛇二怪,乃是商紂王時,六天魔王以坎離二熙所化,來殘害生靈,後玄帝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凡收伏而為兩將。 玄帝的傳聞典故相當多,但最膾炙人口,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乃「鐵杵磨成針」。相傳;上帝公於武當山修煉時, 因山中氣候多變,且物糧不足等因素,致使意志難以堅定, 心生還俗的念頭。有日,玄帝退志欲出山,返回故鄉時, 途經一井,看見一名老嫗手拿鐵杵,在石頭上研磨, 玄帝甚感疑惑,向前揖禮詢問磨杵的原因,只見老婦笑答: 「我欲將鐵杵磨成針」,玄帝聞言笑曰:「以鐵杵磨成針, 何時日方成針?」只見老嫗不慍不火地答曰:「日夜功夫深,何怕不成針!」玄帝聞言後,立即頓悟,即刻返回山中精修道業。而這名老嫗正是玄帝聖師「紫虛元君」所化,特來點化玄帝。玄天上帝回山修煉之後,仙道諸真惟恐 玄天上帝意志薄弱,特派蓬萊九位女仙下凡試探, 玄天上帝以禮相待,不存異心,九位女仙獻計引誘不成,深感 玄天上帝向道之誠,言明身分後回返天界,並祝 玄天上帝早日功成得道。 至於民間傳說『玄天上帝』生前係以殺豬為業,到了晚年時,忽然了悟殺生乃是罪孽,從此放下屠刀,訪尋武當山作為修煉道場。前往武當山中途,忽遇一婦人產子,此婦見有人經過,便請其代為洗滌生產時沾到鮮血的布,玄帝心想既已立志修持大道,應不能再沾有血污之物,但見此婦孤苦無援,慈悲心起而不忍拒絕,於是想起以竹篙挑起這塊布,放入河中來回漂洗,待舉起時,竟變成一面黑旗(俗稱玄武旗,即黑令旗也。)據傳此婦人乃「觀音大士」所化,其目的是試探玄帝修道決心。玄帝入山潛修一段時日後,卻因過去殺業彌重而凡體難能解脫,無法成道飛昇,玄帝遂舉刀剖腹,掏空腸肚,以示淨身。誰知所棄之腑臟竟化為龜蛇。玄帝圓道飛昇後,由玄帝腸肚所化的龜蛇,卻在民間作怪危害生民,於是玄帝下凡收伏,而成為隨身護衛。

  • 【 關聖帝君 】 (農曆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的成道紀念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

    『關聖帝君』是唯一被道教、佛教、儒教三教所共同尊奉 的神明。明神宗敕封關帝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 在道家、儒家把關帝當成「忠義」的象徵,尊稱為『協天 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崇富真君』、 『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公』。 其中儒家更把祂奉為五文昌之一,稱為『文衡聖帝』、『山西夫子』。佛教方面,則把祂視為護法神,相傳因關羽不甘身首異處,魂魄飄蕩至玉泉山頭(今湖北省當陽縣 玉泉山),受普淨老和尚點化,告訴祂,如今怨恨斬祂頭顱的人,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還有眾多死在祂青龍偃月刀 下的亡靈,又要找誰復仇呢?勸關羽不應該再冤冤相報,關羽才得到點化而平靜,佛教將祂視為護法神明,稱祂為『伽藍護法』、『蓋天古佛』。民間則習慣以『恩主公』、『關公』、『關二爺』、『關老爺』、『關帝』來尊稱。 自清朝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 ,人稱『武聖』,各行業對祂的頂禮膜拜又勝於孔子,這 種景況,在民間諸神中是非常罕見的。關公姓關,名羽,原字壽長,後改字「雲長」,三國時,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縣常平村),生於西元一六○年六 月廿四日。關羽幼年喜讀《春秋左傳》,及長身高有九尺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且擁有一 美髯,鄰人皆稱「美髯公」。年十七時(西元一七六年),娶聖后胡氏,育有三子,長子平,次子興、三子索。時逢黃巾賊作亂,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以匡扶社稷報國。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 年),與先生劉備、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誓言上報國 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 死。另一個『關帝』的事蹟,當屬「過五關、斬六將」最為人 津津樂道。據記載: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曹操攻打徐州得逞,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被逼降曹。曹操為亂 其君臣之禮,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關帝謹守 禮法,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春秋》。此舉讓曹操更加欽佩關公為人,冊封「偏將軍」。然關公志在漢室,且 降曹前既言明,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二主,一旦有先主劉備的消息,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故對於 曹操贈戰袍,賜府第,全然不動於衷,唯對致贈赤兔馬,關羽接受並答謝,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先前我屢送金銀、美女、戰袍,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今贈你赤兔馬 ,為何拜謝?」關公答曰:「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今 日得此寶駒,爾後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相見。」曹操 聽後,後悔莫及。不久,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屢次欲 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關公於是封 金掛印,護送兩位皇嫂北行,但因無放行公文,沿途皆受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沂水關、滎陽關、黃 河渡口關隘);斬六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 、秦琪)之事,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且愛將紛紛陣亡 ,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 會面。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十月,關公以為呂蒙 病危,派兵攻打樊城,因精兵皆移防,荊州失陷,關公知 受騙時,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被逼避退麥城,而夜行 臨沮,在接近蜀境時,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由於關公堅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決 心,被東吳斬殺,時年六十歲。 關聖帝君一生行為舉止,坦蕩磊落,重情義、誓言,且細 膩地兼顧到人情事。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其所行所 為的浩然正氣,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

  • 【 關聖帝君 】 (農曆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的成道紀念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

    『關聖帝君』是唯一被道教、佛教、儒教三教所共同尊奉 的神明。明神宗敕封關帝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 在道家、儒家把關帝當成「忠義」的象徵,尊稱為『協天 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崇富真君』、 『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公』。 其中儒家更把祂奉為五文昌之一,稱為『文衡聖帝』、『山西夫子』。佛教方面,則把祂視為護法神,相傳因關羽不甘身首異處,魂魄飄蕩至玉泉山頭(今湖北省當陽縣 玉泉山),受普淨老和尚點化,告訴祂,如今怨恨斬祂頭顱的人,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還有眾多死在祂青龍偃月刀 下的亡靈,又要找誰復仇呢?勸關羽不應該再冤冤相報,關羽才得到點化而平靜,佛教將祂視為護法神明,稱祂為『伽藍護法』、『蓋天古佛』。民間則習慣以『恩主公』、『關公』、『關二爺』、『關老爺』、『關帝』來尊稱。 自清朝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 ,人稱『武聖』,各行業對祂的頂禮膜拜又勝於孔子,這 種景況,在民間諸神中是非常罕見的。關公姓關,名羽,原字壽長,後改字「雲長」,三國時,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縣常平村),生於西元一六○年六 月廿四日。關羽幼年喜讀《春秋左傳》,及長身高有九尺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且擁有一 美髯,鄰人皆稱「美髯公」。年十七時(西元一七六年),娶聖后胡氏,育有三子,長子平,次子興、三子索。時逢黃巾賊作亂,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以匡扶社稷報國。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 年),與先生劉備、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誓言上報國 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 死。另一個『關帝』的事蹟,當屬「過五關、斬六將」最為人 津津樂道。據記載: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曹操攻打徐州得逞,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被逼降曹。曹操為亂 其君臣之禮,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關帝謹守 禮法,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春秋》。此舉讓曹操更加欽佩關公為人,冊封「偏將軍」。然關公志在漢室,且 降曹前既言明,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二主,一旦有先主劉備的消息,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故對於 曹操贈戰袍,賜府第,全然不動於衷,唯對致贈赤兔馬,關羽接受並答謝,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先前我屢送金銀、美女、戰袍,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今贈你赤兔馬 ,為何拜謝?」關公答曰:「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今 日得此寶駒,爾後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相見。」曹操 聽後,後悔莫及。不久,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屢次欲 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關公於是封 金掛印,護送兩位皇嫂北行,但因無放行公文,沿途皆受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沂水關、滎陽關、黃 河渡口關隘);斬六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 、秦琪)之事,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且愛將紛紛陣亡 ,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 會面。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十月,關公以為呂蒙 病危,派兵攻打樊城,因精兵皆移防,荊州失陷,關公知 受騙時,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被逼避退麥城,而夜行 臨沮,在接近蜀境時,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由於關公堅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決 心,被東吳斬殺,時年六十歲。 關聖帝君一生行為舉止,坦蕩磊落,重情義、誓言,且細 膩地兼顧到人情事。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其所行所 為的浩然正氣,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

  • 【 關聖帝君 】 (農曆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的成道紀念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

    『關聖帝君』是唯一被道教、佛教、儒教三教所共同尊奉 的神明。明神宗敕封關帝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 在道家、儒家把關帝當成「忠義」的象徵,尊稱為『協天 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崇富真君』、 『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公』。 其中儒家更把祂奉為五文昌之一,稱為『文衡聖帝』、『山西夫子』。佛教方面,則把祂視為護法神,相傳因關羽不甘身首異處,魂魄飄蕩至玉泉山頭(今湖北省當陽縣 玉泉山),受普淨老和尚點化,告訴祂,如今怨恨斬祂頭顱的人,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還有眾多死在祂青龍偃月刀 下的亡靈,又要找誰復仇呢?勸關羽不應該再冤冤相報,關羽才得到點化而平靜,佛教將祂視為護法神明,稱祂為『伽藍護法』、『蓋天古佛』。民間則習慣以『恩主公』、『關公』、『關二爺』、『關老爺』、『關帝』來尊稱。 自清朝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 ,人稱『武聖』,各行業對祂的頂禮膜拜又勝於孔子,這 種景況,在民間諸神中是非常罕見的。關公姓關,名羽,原字壽長,後改字「雲長」,三國時,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縣常平村),生於西元一六○年六 月廿四日。關羽幼年喜讀《春秋左傳》,及長身高有九尺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且擁有一 美髯,鄰人皆稱「美髯公」。年十七時(西元一七六年),娶聖后胡氏,育有三子,長子平,次子興、三子索。時逢黃巾賊作亂,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以匡扶社稷報國。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 年),與先生劉備、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誓言上報國 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 死。另一個『關帝』的事蹟,當屬「過五關、斬六將」最為人 津津樂道。據記載: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曹操攻打徐州得逞,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被逼降曹。曹操為亂 其君臣之禮,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關帝謹守 禮法,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春秋》。此舉讓曹操更加欽佩關公為人,冊封「偏將軍」。然關公志在漢室,且 降曹前既言明,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二主,一旦有先主劉備的消息,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故對於 曹操贈戰袍,賜府第,全然不動於衷,唯對致贈赤兔馬,關羽接受並答謝,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先前我屢送金銀、美女、戰袍,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今贈你赤兔馬 ,為何拜謝?」關公答曰:「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今 日得此寶駒,爾後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相見。」曹操 聽後,後悔莫及。不久,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屢次欲 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關公於是封 金掛印,護送兩位皇嫂北行,但因無放行公文,沿途皆受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沂水關、滎陽關、黃 河渡口關隘);斬六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 、秦琪)之事,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且愛將紛紛陣亡 ,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 會面。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十月,關公以為呂蒙 病危,派兵攻打樊城,因精兵皆移防,荊州失陷,關公知 受騙時,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被逼避退麥城,而夜行 臨沮,在接近蜀境時,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由於關公堅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決 心,被東吳斬殺,時年六十歲。 關聖帝君一生行為舉止,坦蕩磊落,重情義、誓言,且細 膩地兼顧到人情事。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其所行所 為的浩然正氣,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

  • 【 中壇元帥 】 (農曆『九月初九』為中壇元帥誕辰。)

    中壇元帥,元帥大概是我們廟裡頭最多的一尊神明。在民間俗稱「太子爺」、「羅車太子」、「哪吒太子」等。道教以祂為護法主將,凡是瘟疫或驅邪消災,都祭拜太子爺來消災解厄。按民間著名小說「封神演義」中記載:中壇元帥乃商紂人,出生在「陳塘關」,係「靈珠子」轉世,父親為陳塘關總兵「李靖」,母親姚氏。排行第三,上有金吒、木吒二位兄長。哪吒自幼即天賦異秉,勇武有力,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為師,學藝七年後,奉師命下山探望父母。   一日,天氣炎熱,哪吒乃至東海沐浴,因身帶混天綾、乾坤圈兩樣寶物,使得龍宮大震,此時,龍王敖光大怒,乃派三太子敖丙前往察看,豈料,敖丙不敵哪吒而敗亡,更被抽龍筋。龍王得知愛子慘死,悲憤難平,欲上朝奏稟玉帝主持公道,哪吒自知事態嚴重,求助師父「太乙真人」,真人授以隱身符籙,吩咐哪吒前往南天門攔截敖光,祈求赦罪,不料,哪吒年少氣盛,一言不合,把龍王打得遍體鱗傷,結果,結下更深的仇恨。一日,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登門問罪,哪吒自知惹禍,為還龍王太子之命, 乃刻骨還父,刻肉還母,自戕而亡。靈魂無所依附,四處飄遊,後被「太乙真人」施於蓮花化身,且真人又傳與哪吒火尖鎗法,並賜風、火二輪,佐助武王代紂,為興周一大功臣。玉皇大帝封他為三十六天將第一總領使,永鎮天門。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相傳哪吒係玉皇大帝駕前的中營元帥,統率東西南北中五營的天兵神將,故稱為「中壇元帥」、「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因此五營法壇的信仰當中,中營居中地位的就是李哪吒,在宮廟的中壇也必定是供奉李哪吒為中壇元帥,成為把守宮廟的主帥護法神。李哪吒塑成童子像,左手拿乾坤圈,右手執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表示威風凜凜、法力無邊。

  • 【 中壇元帥 】 (農曆『九月初九』為中壇元帥誕辰。)

    中壇元帥,元帥大概是我們廟裡頭最多的一尊神明。在民間俗稱「太子爺」、「羅車太子」、「哪吒太子」等。道教以祂為護法主將,凡是瘟疫或驅邪消災,都祭拜太子爺來消災解厄。   按民間著名小說「封神演義」中記載:中壇元帥乃商紂人,出生在「陳塘關」,係「靈珠子」轉世,父親為陳塘關總兵「李靖」,母親姚氏。排行第三,上有金吒、木吒二位兄長。哪吒自幼即天賦異秉,勇武有力,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為師,學藝七年後,奉師命下山探望父母。   一日,天氣炎熱,哪吒乃至東海沐浴,因身帶混天綾、乾坤圈兩樣寶物,使得龍宮大震,此時,龍王敖光大怒,乃派三太子敖丙前往察看,豈料,敖丙不敵哪吒而敗亡,更被抽龍筋。龍王得知愛子慘死,悲憤難平,欲上朝奏稟玉帝主持公道,哪吒自知事態嚴重,求助師父「太乙真人」,真人授以隱身符籙,吩咐哪吒前往南天門攔截敖光,祈求赦罪,不料,哪吒年少氣盛,一言不合,把龍王打得遍體鱗傷,結果,結下更深的仇恨。一日,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登門問罪,哪吒自知惹禍,為還龍王太子之命, 乃刻骨還父,刻肉還母,自戕而亡。靈魂無所依附,四處飄遊,後被「太乙真人」施於蓮花化身,且真人又傳與哪吒火尖鎗法,並賜風、火二輪,佐助武王代紂,為興周一大功臣。玉皇大帝封他為三十六天將第一總領使,永鎮天門。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相傳哪吒係玉皇大帝駕前的中營元帥,統率東西南北中五營的天兵神將,故稱為「中壇元帥」、「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因此五營法壇的信仰當中,中營居中地位的就是李哪吒,在宮廟的中壇也必定是供奉李哪吒為中壇元帥,成為把守宮廟的主帥護法神。李哪吒塑成童子像,左手拿乾坤圈,右手執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表示威風凜凜、法力無邊。

  • 【 福德正神 】 (農曆二月初二為「福德正神」的誕辰。)

    『福德正神』有很多種稱謂,如「伯公」、「福德爺」、「福神」、「社公」、「后土」…等等。而民間大多以『土地公』來尊稱,土地公原本是自然神,因大地孕育萬物,人們生活與土地又密不可分,因此將土地人格化虔誠奉祀。更因為「有土斯有財」的緣故,使得土地公無論是在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中,都受到人們的祭拜。 民間在先人祖墳前,皆有一位土地神守護,俗稱「后土」,其由來有段膾炙人口的典故。相傳在秦朝時因修築萬里長城,需徵調大批民伕,此舉不僅勞民傷財,更造成許多家庭因此破碎。當時有一民婦叫作孟姜女,因其夫被徵召為民伕,久無音訊,乃千里迢迢至長城尋夫。豈料,到達長城時,聞知丈夫萬喜良已不幸罹難,傷心欲絕、嚎咷大哭,突然間有一段城牆崩裂,並露出丈夫骨骸,孟女抱骨痛哭,血、淚漸漸潤澤枯骨,竟然漸生筋肉之象。這時候,有一位老翁向孟女指點,應該將骨骸置於袋中,以便運送,孟女依言行走些時,發現骨骸又恢復乾枯原形,孟女大怒,問老翁是何心態。此老翁言道:「生死各有命,今汝讓其夫復生有違天命,只好出面勸說。」後來,孟姜女即請土地公守護其夫墓地,以保佑亡者安寧。 『福德正神』被視為地方基層的行政神,相當於現在的村里長,負責管理所在的地面或地段,故有「庄頭庄尾土地公」、「田頭田尾土地公」之俗諺。每逢農曆初二、十六,人們皆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來祭祀土地公,並於農曆二月初二日土地公聖誕日,信徒皆演戲大肆慶祝,此日亦稱「頭牙」,而商家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俗稱「尾牙」,宴請員工,並焚香祭拜土地公,感謝一年來的幫助、庇佑。這也成為我國特殊的風俗習慣。

  • 【 福德正神 】 (農曆二月初二為「福德正神」的誕辰。)

    『福德正神』有很多種稱謂,如「伯公」、「福德爺」、「福神」、「社公」、「后土」…等等。而民間大多以『土地公』來尊稱,土地公原本是自然神,因大地孕育萬物,人們生活與土地又密不可分,因此將土地人格化虔誠奉祀。更因為「有土斯有財」的緣故,使得土地公無論是在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中,都受到人們的祭拜。 民間在先人祖墳前,皆有一位土地神守護,俗稱「后土」,其由來有段膾炙人口的典故。相傳在秦朝時因修築萬里長城,需徵調大批民伕,此舉不僅勞民傷財,更造成許多家庭因此破碎。當時有一民婦叫作孟姜女,因其夫被徵召為民伕,久無音訊,乃千里迢迢至長城尋夫。豈料,到達長城時,聞知丈夫萬喜良已不幸罹難,傷心欲絕、嚎咷大哭,突然間有一段城牆崩裂,並露出丈夫骨骸,孟女抱骨痛哭,血、淚漸漸潤澤枯骨,竟然漸生筋肉之象。這時候,有一位老翁向孟女指點,應該將骨骸置於袋中,以便運送,孟女依言行走些時,發現骨骸又恢復乾枯原形,孟女大怒,問老翁是何心態。此老翁言道:「生死各有命,今汝讓其夫復生有違天命,只好出面勸說。」後來,孟姜女即請土地公守護其夫墓地,以保佑亡者安寧。 『福德正神』被視為地方基層的行政神,相當於現在的村里長,負責管理所在的地面或地段,故有「庄頭庄尾土地公」、「田頭田尾土地公」之俗諺。每逢農曆初二、十六,人們皆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來祭祀土地公,並於農曆二月初二日土地公聖誕日,信徒皆演戲大肆慶祝,此日亦稱「頭牙」,而商家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俗稱「尾牙」,宴請員工,並焚香祭拜土地公,感謝一年來的幫助、庇佑。這也成為我國特殊的風俗習慣。

  • 【 福德正神 】 (農曆二月初二為「福德正神」的誕辰。)

    『福德正神』有很多種稱謂,如「伯公」、「福德爺」、「福神」、「社公」、「后土」…等等。而民間大多以『土地公』來尊稱,土地公原本是自然神,因大地孕育萬物,人們生活與土地又密不可分,因此將土地人格化虔誠奉祀。更因為「有土斯有財」的緣故,使得土地公無論是在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中,都受到人們的祭拜。 民間在先人祖墳前,皆有一位土地神守護,俗稱「后土」,其由來有段膾炙人口的典故。相傳在秦朝時因修築萬里長城,需徵調大批民伕,此舉不僅勞民傷財,更造成許多家庭因此破碎。當時有一民婦叫作孟姜女,因其夫被徵召為民伕,久無音訊,乃千里迢迢至長城尋夫。豈料,到達長城時,聞知丈夫萬喜良已不幸罹難,傷心欲絕、嚎咷大哭,突然間有一段城牆崩裂,並露出丈夫骨骸,孟女抱骨痛哭,血、淚漸漸潤澤枯骨,竟然漸生筋肉之象。這時候,有一位老翁向孟女指點,應該將骨骸置於袋中,以便運送,孟女依言行走些時,發現骨骸又恢復乾枯原形,孟女大怒,問老翁是何心態。此老翁言道:「生死各有命,今汝讓其夫復生有違天命,只好出面勸說。」後來,孟姜女即請土地公守護其夫墓地,以保佑亡者安寧。 『福德正神』被視為地方基層的行政神,相當於現在的村里長,負責管理所在的地面或地段,故有「庄頭庄尾土地公」、「田頭田尾土地公」之俗諺。每逢農曆初二、十六,人們皆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來祭祀土地公,並於農曆二月初二日土地公聖誕日,信徒皆演戲大肆慶祝,此日亦稱「頭牙」,而商家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俗稱「尾牙」,宴請員工,並焚香祭拜土地公,感謝一年來的幫助、庇佑。這也成為我國特殊的風俗習慣。

  • 【 觀音大士 】 (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誕辰、六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成道紀念日、 農曆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的意思是指:「觀察一切眾生而自在的加以拯救。」民間普遍以『觀音』、『觀世音』等名號來尊稱。觀世音曾誓願「渡盡普天之下眾生,方願成佛」。故觀世音化身於六道當中濟度萬眾(六道乃指:天界、人界、修羅界、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民間遂稱為『六觀音』。 觀音於六道化身之形像分別為:攝化天界的『如意輪觀音』、攝化人界的『准胝觀音』、攝化修羅界的『十一面觀音』、攝化畜生界的『馬頭觀音』、攝化餓鬼界的『聖觀音』、攝化地獄界的『千手觀音』,除此六道化身外,民間另立『不空罥(音‘絹’去聲)索觀音』為佛母,又合稱為『七觀音』。 相傳古時,印度有個國家叫『興林國』。興林國的國王育有三位千金,長女妙音、次女妙緣、三女妙善,且三女妙善自幼即聰明伶俐,有著一副仁慈的好心腸,並對修行禮佛更加虔誠。   某夜,正當妙善禮佛時,屋內突然金光閃爍,莊嚴而慈祥的佛陀出現在公主面前,親切地對她說:「在遙遠的地方,有座須彌山,山上有一朵白蓮花和一個白玉淨瓶,若汝能突破一切困境,求得此寶物,專心修行,日後必能証得菩薩道,救渡世間眾生。」言罷,佛陀即消逝無蹤,公主經佛陀指點,便決心克服所有困難,前往須彌山求得寶物,以救渡天下蒼生脫離苦海。妙善與永蓮歷經千辛萬苦,終抵須彌山,並求得寶物,返回家鄉,宣揚佛法,更勸導人們要互敬,存一份仁慈心腸。過了一段時日,人們得知白玉瓶中若生水,水中長出柳枝葉之時,即為妙善得道之日。此時,有個男孩,名叫沈英,生性頑皮,當他聽到人們談論此事時,便決心開個玩笑,於是在深夜,沈英偷偷地在白玉瓶中灌了清水,又插上一枝楊柳枝,次日清晨(即農曆六月十九日),人們發現此事,皆驚訝不已,而妙善則著白衣白裙至花園打坐,人們亦圍在公主身邊頌念佛經,不久,池中的白蓮花綻放開來,妙善起身,一手托著白玉淨瓶,赤腳踩上白蓮花,緩緩地升天。 妙善升天後,玉皇上帝封為『觀世音菩薩』。而頑皮的沈英受觀音感化,成為懂事的孩子,亦封他為『善財童子』,當初陪觀音求寶的永蓮,封為『侍春龍女』,兩人隨侍在觀世音菩薩兩旁,協助渡化世間人們脫離苦海,返回極樂淨土。(這是佛教經典中對觀世音成道的記載,與觀音示現給瑤華仙主之景,不謀而合)。

  • 【 觀音大士 】 (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誕辰、六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成道紀念日、 農曆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的意思是指:「觀察一切眾生而自在的加以拯救。」民間普遍以『觀音』、『觀世音』等名號來尊稱。觀世音曾誓願「渡盡普天之下眾生,方願成佛」。故觀世音化身於六道當中濟度萬眾(六道乃指:天界、人界、修羅界、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民間遂稱為『六觀音』。 觀音於六道化身之形像分別為:攝化天界的『如意輪觀音』、攝化人界的『准胝觀音』、攝化修羅界的『十一面觀音』、攝化畜生界的『馬頭觀音』、攝化餓鬼界的『聖觀音』、攝化地獄界的『千手觀音』,除此六道化身外,民間另立『不空罥(音‘絹’去聲)索觀音』為佛母,又合稱為『七觀音』。 相傳古時,印度有個國家叫『興林國』。興林國的國王育有三位千金,長女妙音、次女妙緣、三女妙善,且三女妙善自幼即聰明伶俐,有著一副仁慈的好心腸,並對修行禮佛更加虔誠。   某夜,正當妙善禮佛時,屋內突然金光閃爍,莊嚴而慈祥的佛陀出現在公主面前,親切地對她說:「在遙遠的地方,有座須彌山,山上有一朵白蓮花和一個白玉淨瓶,若汝能突破一切困境,求得此寶物,專心修行,日後必能証得菩薩道,救渡世間眾生。」言罷,佛陀即消逝無蹤,公主經佛陀指點,便決心克服所有困難,前往須彌山求得寶物,以救渡天下蒼生脫離苦海。妙善與永蓮歷經千辛萬苦,終抵須彌山,並求得寶物,返回家鄉,宣揚佛法,更勸導人們要互敬,存一份仁慈心腸。過了一段時日,人們得知白玉瓶中若生水,水中長出柳枝葉之時,即為妙善得道之日。此時,有個男孩,名叫沈英,生性頑皮,當他聽到人們談論此事時,便決心開個玩笑,於是在深夜,沈英偷偷地在白玉瓶中灌了清水,又插上一枝楊柳枝,次日清晨(即農曆六月十九日),人們發現此事,皆驚訝不已,而妙善則著白衣白裙至花園打坐,人們亦圍在公主身邊頌念佛經,不久,池中的白蓮花綻放開來,妙善起身,一手托著白玉淨瓶,赤腳踩上白蓮花,緩緩地升天。 妙善升天後,玉皇上帝封為『觀世音菩薩』。而頑皮的沈英受觀音感化,成為懂事的孩子,亦封他為『善財童子』,當初陪觀音求寶的永蓮,封為『侍春龍女』,兩人隨侍在觀世音菩薩兩旁,協助渡化世間人們脫離苦海,返回極樂淨土。(這是佛教經典中對觀世音成道的記載,與觀音示現給瑤華仙主之景,不謀而合)。

  • 【 玄天上帝 】 (農曆三月初三為「玄天上帝」的誕辰、 農曆九月初九為「玄天上帝」的飛昇紀念日。)

    『玄天上帝』全名為『北極玄天真武大帝蕩魔大天尊』,又有『玉虛師相』、『真武大帝』等等稱號。而民間皆以『上帝公』、『帝爺公』來稱謂,以表尊奉之意。玄天上帝的造型乃手持七星寶劍,腳踏龜蛇型像最為普遍;其手持七星劍,表示掌管北方七宿之意。左手印訣,一指向天,係玄武圓道之姿態。足踏龜蛇,展露出收伏二將的事蹟。 而據傳龜蛇二怪,乃是商紂王時,六天魔王以坎離二熙所化,來殘害生靈,後玄帝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凡收伏而為兩將。 玄帝的傳聞典故相當多,但最膾炙人口,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乃「鐵杵磨成針」。相傳;上帝公於武當山修煉時, 因山中氣候多變,且物糧不足等因素,致使意志難以堅定, 心生還俗的念頭。有日,玄帝退志欲出山,返回故鄉時, 途經一井,看見一名老嫗手拿鐵杵,在石頭上研磨, 玄帝甚感疑惑,向前揖禮詢問磨杵的原因,只見老婦笑答: 「我欲將鐵杵磨成針」,玄帝聞言笑曰:「以鐵杵磨成針, 何時日方成針?」只見老嫗不慍不火地答曰:「日夜功夫深,何怕不成針!」玄帝聞言後,立即頓悟,即刻返回山中精修道業。而這名老嫗正是玄帝聖師「紫虛元君」所化,特來點化玄帝。玄天上帝回山修煉之後,仙道諸真惟恐 玄天上帝意志薄弱,特派蓬萊九位女仙下凡試探, 玄天上帝以禮相待,不存異心,九位女仙獻計引誘不成,深感 玄天上帝向道之誠,言明身分後回返天界,並祝 玄天上帝早日功成得道。 至於民間傳說『玄天上帝』生前係以殺豬為業,到了晚年時,忽然了悟殺生乃是罪孽,從此放下屠刀,訪尋武當山作為修煉道場。前往武當山中途,忽遇一婦人產子,此婦見有人經過,便請其代為洗滌生產時沾到鮮血的布,玄帝心想既已立志修持大道,應不能再沾有血污之物,但見此婦孤苦無援,慈悲心起而不忍拒絕,於是想起以竹篙挑起這塊布,放入河中來回漂洗,待舉起時,竟變成一面黑旗(俗稱玄武旗,即黑令旗也。)據傳此婦人乃「觀音大士」所化,其目的是試探玄帝修道決心。玄帝入山潛修一段時日後,卻因過去殺業彌重而凡體難能解脫,無法成道飛昇,玄帝遂舉刀剖腹,掏空腸肚,以示淨身。誰知所棄之腑臟竟化為龜蛇。玄帝圓道飛昇後,由玄帝腸肚所化的龜蛇,卻在民間作怪危害生民,於是玄帝下凡收伏,而成為隨身護衛。

  • 【 關聖帝君 】 (農曆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的成道紀念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

    『關聖帝君』是唯一被道教、佛教、儒教三教所共同尊奉 的神明。明神宗敕封關帝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 在道家、儒家把關帝當成「忠義」的象徵,尊稱為『協天 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崇富真君』、 『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公』。 其中儒家更把祂奉為五文昌之一,稱為『文衡聖帝』、『山西夫子』。佛教方面,則把祂視為護法神,相傳因關羽不甘身首異處,魂魄飄蕩至玉泉山頭(今湖北省當陽縣 玉泉山),受普淨老和尚點化,告訴祂,如今怨恨斬祂頭顱的人,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還有眾多死在祂青龍偃月刀 下的亡靈,又要找誰復仇呢?勸關羽不應該再冤冤相報,關羽才得到點化而平靜,佛教將祂視為護法神明,稱祂為『伽藍護法』、『蓋天古佛』。民間則習慣以『恩主公』、『關公』、『關二爺』、『關老爺』、『關帝』來尊稱。 自清朝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 ,人稱『武聖』,各行業對祂的頂禮膜拜又勝於孔子,這 種景況,在民間諸神中是非常罕見的。關公姓關,名羽,原字壽長,後改字「雲長」,三國時,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縣常平村),生於西元一六○年六 月廿四日。關羽幼年喜讀《春秋左傳》,及長身高有九尺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且擁有一 美髯,鄰人皆稱「美髯公」。年十七時(西元一七六年),娶聖后胡氏,育有三子,長子平,次子興、三子索。時逢黃巾賊作亂,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以匡扶社稷報國。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 年),與先生劉備、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誓言上報國 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 死。另一個『關帝』的事蹟,當屬「過五關、斬六將」最為人 津津樂道。據記載: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曹操攻打徐州得逞,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被逼降曹。曹操為亂 其君臣之禮,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關帝謹守 禮法,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春秋》。此舉讓曹操更加欽佩關公為人,冊封「偏將軍」。然關公志在漢室,且 降曹前既言明,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二主,一旦有先主劉備的消息,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故對於 曹操贈戰袍,賜府第,全然不動於衷,唯對致贈赤兔馬,關羽接受並答謝,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先前我屢送金銀、美女、戰袍,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今贈你赤兔馬 ,為何拜謝?」關公答曰:「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今 日得此寶駒,爾後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相見。」曹操 聽後,後悔莫及。不久,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屢次欲 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關公於是封 金掛印,護送兩位皇嫂北行,但因無放行公文,沿途皆受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沂水關、滎陽關、黃 河渡口關隘);斬六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 、秦琪)之事,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且愛將紛紛陣亡 ,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 會面。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十月,關公以為呂蒙 病危,派兵攻打樊城,因精兵皆移防,荊州失陷,關公知 受騙時,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被逼避退麥城,而夜行 臨沮,在接近蜀境時,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由於關公堅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決 心,被東吳斬殺,時年六十歲。 關聖帝君一生行為舉止,坦蕩磊落,重情義、誓言,且細 膩地兼顧到人情事。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其所行所 為的浩然正氣,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

  • 【 關聖帝君 】 (農曆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的成道紀念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

    『關聖帝君』是唯一被道教、佛教、儒教三教所共同尊奉 的神明。明神宗敕封關帝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 在道家、儒家把關帝當成「忠義」的象徵,尊稱為『協天 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崇富真君』、 『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公』。 其中儒家更把祂奉為五文昌之一,稱為『文衡聖帝』、『山西夫子』。佛教方面,則把祂視為護法神,相傳因關羽不甘身首異處,魂魄飄蕩至玉泉山頭(今湖北省當陽縣 玉泉山),受普淨老和尚點化,告訴祂,如今怨恨斬祂頭顱的人,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還有眾多死在祂青龍偃月刀 下的亡靈,又要找誰復仇呢?勸關羽不應該再冤冤相報,關羽才得到點化而平靜,佛教將祂視為護法神明,稱祂為『伽藍護法』、『蓋天古佛』。民間則習慣以『恩主公』、『關公』、『關二爺』、『關老爺』、『關帝』來尊稱。 自清朝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 ,人稱『武聖』,各行業對祂的頂禮膜拜又勝於孔子,這 種景況,在民間諸神中是非常罕見的。關公姓關,名羽,原字壽長,後改字「雲長」,三國時,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縣常平村),生於西元一六○年六 月廿四日。關羽幼年喜讀《春秋左傳》,及長身高有九尺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且擁有一 美髯,鄰人皆稱「美髯公」。年十七時(西元一七六年),娶聖后胡氏,育有三子,長子平,次子興、三子索。時逢黃巾賊作亂,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以匡扶社稷報國。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 年),與先生劉備、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誓言上報國 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 死。另一個『關帝』的事蹟,當屬「過五關、斬六將」最為人 津津樂道。據記載: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曹操攻打徐州得逞,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被逼降曹。曹操為亂 其君臣之禮,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關帝謹守 禮法,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春秋》。此舉讓曹操更加欽佩關公為人,冊封「偏將軍」。然關公志在漢室,且 降曹前既言明,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二主,一旦有先主劉備的消息,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故對於 曹操贈戰袍,賜府第,全然不動於衷,唯對致贈赤兔馬,關羽接受並答謝,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先前我屢送金銀、美女、戰袍,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今贈你赤兔馬 ,為何拜謝?」關公答曰:「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今 日得此寶駒,爾後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相見。」曹操 聽後,後悔莫及。不久,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屢次欲 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關公於是封 金掛印,護送兩位皇嫂北行,但因無放行公文,沿途皆受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沂水關、滎陽關、黃 河渡口關隘);斬六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 、秦琪)之事,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且愛將紛紛陣亡 ,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 會面。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十月,關公以為呂蒙 病危,派兵攻打樊城,因精兵皆移防,荊州失陷,關公知 受騙時,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被逼避退麥城,而夜行 臨沮,在接近蜀境時,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由於關公堅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決 心,被東吳斬殺,時年六十歲。 關聖帝君一生行為舉止,坦蕩磊落,重情義、誓言,且細 膩地兼顧到人情事。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其所行所 為的浩然正氣,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

  • 【 玄天上帝 】 (農曆三月初三為「玄天上帝」的誕辰、 農曆九月初九為「玄天上帝」的飛昇紀念日。)

    『玄天上帝』全名為『北極玄天真武大帝蕩魔大天尊』, 又有『玉虛師相』、『真武大帝』等等稱號。而民間皆以 『上帝公』、『帝爺公』來稱謂,以表尊奉之意。玄天上帝的造型乃手持七星寶劍,腳踏龜蛇型像最為普遍;其手持七星劍,表示掌管北方七宿之意。左手印訣,一指向天,係玄武圓道之姿態。足踏龜蛇,展露出收伏二將的事蹟。 而據傳龜蛇二怪,乃是商紂王時,六天魔王以坎離二熙所化,來殘害生靈,後玄帝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凡收伏而為兩將。 玄帝的傳聞典故相當多,但最膾炙人口,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乃「鐵杵磨成針」。相傳;上帝公於武當山修煉時, 因山中氣候多變,且物糧不足等因素,致使意志難以堅定, 心生還俗的念頭。有日,玄帝退志欲出山,返回故鄉時, 途經一井,看見一名老嫗手拿鐵杵,在石頭上研磨, 玄帝甚感疑惑,向前揖禮詢問磨杵的原因,只見老婦笑答: 「我欲將鐵杵磨成針」,玄帝聞言笑曰:「以鐵杵磨成針, 何時日方成針?」只見老嫗不慍不火地答曰:「日夜功夫深,何怕不成針!」玄帝聞言後,立即頓悟,即刻返回山中精修道業。而這名老嫗正是玄帝聖師「紫虛元君」所化,特來點化玄帝。玄天上帝回山修煉之後,仙道諸真惟恐 玄天上帝意志薄弱,特派蓬萊九位女仙下凡試探, 玄天上帝以禮相待,不存異心,九位女仙獻計引誘不成,深感 玄天上帝向道之誠,言明身分後回返天界,並祝 玄天上帝早日功成得道。 至於民間傳說『玄天上帝』生前係以殺豬為業,到了晚年時,忽然了悟殺生乃是罪孽,從此放下屠刀,訪尋武當山作為修煉道場。前往武當山中途,忽遇一婦人產子,此婦見有人經過,便請其代為洗滌生產時沾到鮮血的布,玄帝心想既已立志修持大道,應不能再沾有血污之物,但見此婦孤苦無援,慈悲心起而不忍拒絕,於是想起以竹篙挑起這塊布,放入河中來回漂洗,待舉起時,竟變成一面黑旗(俗稱玄武旗,即黑令旗也。)據傳此婦人乃「觀音大士」所化,其目的是試探玄帝修道決心。玄帝入山潛修一段時日後,卻因過去殺業彌重而凡體難能解脫,無法成道飛昇,玄帝遂舉刀剖腹,掏空腸肚,以示淨身。誰知所棄之腑臟竟化為龜蛇。玄帝圓道飛昇後,由玄帝腸肚所化的龜蛇,卻在民間作怪危害生民,於是玄帝下凡收伏,而成為隨身護衛。

  • 【 道德天尊 】 (農曆二月十五日為「太上老君」的誕辰。)

    『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據說太上老君的母親懷胎八十一年,才從左腋生出,又生在李樹之下,因此姓李,人稱老子)。他叫作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張天師在鶴鳴山煉丹修道時,自稱是由太上老君傳授其秘籙,而創立了道教,因此奉太上老君為道教創教之始祖。相傳太上老君為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所化,居三十六天之上的大赤天太清境。道教稱之為太上道祖、李老君等。 在周朝時函谷關令尹喜曾經請老子在函谷關停留,向老子請教「道」,並要求著書傳教,於是老子以「道」為基本觀念,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五千言,也就是著名的《道德經》。從唐代武宗時便以老子的生辰二月十五日訂為太上老君的聖誕之日,道家號「貞元節」。

  • 【 觀音大士 】 (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誕辰、六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成道紀念日、 農曆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的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的意思是指:「觀察一切眾生而自在的加以拯救。」民間普遍以『觀音』、『觀世音』等名號來尊稱。觀世音曾誓願「渡盡普天之下眾生,方願成佛」。故觀世音化身於六道當中濟度萬眾(六道乃指:天界、人界、修羅界、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民間遂稱為『六觀音』。 觀音於六道化身之形像分別為:攝化天界的『如意輪觀音』、攝化人界的『准胝觀音』、攝化修羅界的『十一面觀音』、攝化畜生界的『馬頭觀音』、攝化餓鬼界的『聖觀音』、攝化地獄界的『千手觀音』,除此六道化身外,民間另立『不空罥(音‘絹’去聲)索觀音』為佛母,又合稱為『七觀音』。 相傳古時,印度有個國家叫『興林國』。興林國的國王育有三位千金,長女妙音、次女妙緣、三女妙善,且三女妙善自幼即聰明伶俐,有著一副仁慈的好心腸,並對修行禮佛更加虔誠。   某夜,正當妙善禮佛時,屋內突然金光閃爍,莊嚴而慈祥的佛陀出現在公主面前,親切地對她說:「在遙遠的地方,有座須彌山,山上有一朵白蓮花和一個白玉淨瓶,若汝能突破一切困境,求得此寶物,專心修行,日後必能証得菩薩道,救渡世間眾生。」言罷,佛陀即消逝無蹤,公主經佛陀指點,便決心克服所有困難,前往須彌山求得寶物,以救渡天下蒼生脫離苦海。妙善與永蓮歷經千辛萬苦,終抵須彌山,並求得寶物,返回家鄉,宣揚佛法,更勸導人們要互敬,存一份仁慈心腸。過了一段時日,人們得知白玉瓶中若生水,水中長出柳枝葉之時,即為妙善得道之日。此時,有個男孩,名叫沈英,生性頑皮,當他聽到人們談論此事時,便決心開個玩笑,於是在深夜,沈英偷偷地在白玉瓶中灌了清水,又插上一枝楊柳枝,次日清晨(即農曆六月十九日),人們發現此事,皆驚訝不已,而妙善則著白衣白裙至花園打坐,人們亦圍在公主身邊頌念佛經,不久,池中的白蓮花綻放開來,妙善起身,一手托著白玉淨瓶,赤腳踩上白蓮花,緩緩地升天。 妙善升天後,玉皇上帝封為『觀世音菩薩』。而頑皮的沈英受觀音感化,成為懂事的孩子,亦封他為『善財童子』,當初陪觀音求寶的永蓮,封為『侍春龍女』,兩人隨侍在觀世音菩薩兩旁,協助渡化世間人們脫離苦海,返回極樂淨土。(這是佛教經典中對觀世音成道的記載,與觀音示現給瑤華仙主之景,不謀而合)。

  • 【 中壇元帥 】 (農曆『九月初九』為中壇元帥誕辰。)

    中壇元帥,元帥大概是我們廟裡頭最多的一尊神明。在民間俗稱「太子爺」、「羅車太子」、「哪吒太子」等。道教以祂為護法主將,凡是瘟疫或驅邪消災,都祭拜太子爺來消災解厄。按民間著名小說「封神演義」中記載:中壇元帥乃商紂人,出生在「陳塘關」,係「靈珠子」轉世,父親為陳塘關總兵「李靖」,母親姚氏。排行第三,上有金吒、木吒二位兄長。哪吒自幼即天賦異秉,勇武有力,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為師,學藝七年後,奉師命下山探望父母。   一日,天氣炎熱,哪吒乃至東海沐浴,因身帶混天綾、乾坤圈兩樣寶物,使得龍宮大震,此時,龍王敖光大怒,乃派三太子敖丙前往察看,豈料,敖丙不敵哪吒而敗亡,更被抽龍筋。龍王得知愛子慘死,悲憤難平,欲上朝奏稟玉帝主持公道,哪吒自知事態嚴重,求助師父「太乙真人」,真人授以隱身符籙,吩咐哪吒前往南天門攔截敖光,祈求赦罪,不料,哪吒年少氣盛,一言不合,把龍王打得遍體鱗傷,結果,結下更深的仇恨。一日,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登門問罪,哪吒自知惹禍,為還龍王太子之命, 乃刻骨還父,刻肉還母,自戕而亡。靈魂無所依附,四處飄遊,後被「太乙真人」施於蓮花化身,且真人又傳與哪吒火尖鎗法,並賜風、火二輪,佐助武王代紂,為興周一大功臣。玉皇大帝封他為三十六天將第一總領使,永鎮天門。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相傳哪吒係玉皇大帝駕前的中營元帥,統率東西南北中五營的天兵神將,故稱為「中壇元帥」、「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因此五營法壇的信仰當中,中營居中地位的就是李哪吒,在宮廟的中壇也必定是供奉李哪吒為中壇元帥,成為把守宮廟的主帥護法神。李哪吒塑成童子像,左手拿乾坤圈,右手執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表示威風凜凜、法力無邊。

  • 【 釋迦佛祖 】 (農曆四月初八為「釋迦佛祖」的誕辰。)

    『釋迦佛祖』又稱為釋迦牟尼佛、釋迦世尊、釋迦如來、釋迦佛、釋迦佛祖,農曆四月八日誕生於中印度迦毗羅衛城,父親是該城城主——淨飯大王,母親為摩耶夫人,他創立佛教,讓人民能有傾訴的地方,能把心靈淨空,獲得喜悅。因此,悉達多逝世後,弟子們建廟祭祀他,並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佛」。 悉達多從小就十分聰明,不論是什麼事,都一定會追根究底,尋找問題的解答。他的父親十分疼他,但也總是為他擔心,因為悉達多問的問題總是讓父親覺得荒唐。十九歲時,悉達多看到了一隻鳥正在啄一具屍體,他想了很久,覺得:「難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嗎?」。後來,有一位修道者和他說︰「世事無常,只有出家人能得到解脫。」回家後,他想了很久,決定拋下妻兒,把頭髮剃掉,自行出家。隔天,父親找不到他很緊張,得知他出家後,三番兩次的叫人去請他回來,但他意志堅定,怎麼樣都不肯回家。某一天,悉達多走到了一棵菩提樹下,在那兒靜坐了六年。在他三十五歲那年,創立了佛教,並到各地招收信徒,佛教就是這樣產生的。釋迦牟尼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須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他們必須剃光頭,穿僧袍,完全脫離家庭生活。人們為了懷念他對弟子的苦心教導,將釋迦牟尼誕生的那天(農曆四月初八)稱做「浴佛節」,把他成道的那天(農曆十二月八日)稱為「臘八節」。

  • 【 廣澤尊王 】 (農曆二月廿二日為「廣澤尊王」的誕辰、或農曆八月廿二日、廿三日為「廣澤尊王」的誕辰。)

    來談一談廣澤尊王好了!一般大眾可能比較不了解,或只知道祂也稱為「郭聖王」吧。 『廣澤尊王』,全稱為「忠孚惠咸威武英烈廣澤尊王」,又稱「保安尊王」、「郭聖王」、「郭王公」,是閩南泉州先民十分信奉的神明,視為是泉州府的守護神,目前台灣的廣澤尊王廟,絕大多數也都是當初泉州人渡海來台時,分靈或分香奉祀,其祖廟位於今福建省南安縣詩山鎮鳳髻山上的鳳山寺。 廣澤尊王姓郭,名洪福,福建省泉州府人,相傳為唐代郭子儀的後裔,自幼家貧,父母早逝,流落他鄉,受雇於陳家為牧童,秉性忠厚勤勞,陳姓富翁生性刻薄,貪得無靨,對自己所擁有的財富感到不滿足,於是特別聘請一位地理師長住於家中,希望地理師能幫他找到吉穴改葬祖先,奢望得到祖先的庇蔭,能讓他大發利市;但陳姓富翁對地理師未予禮遇且態度惡劣,反倒是郭洪福平時與地理師住在一起,平常殷勤伺候,地理師對他非常賞識,於是把羊圈內的龍穴大吉地點給洪福,且指點他:「在某日某時,秘而與之葬其父母骨骸於此,下葬後,將會有一大群黑蜂飛出,你立刻往飛鳳山方向跑,沿途若有遇到人帶銅笠、牛騎人、魚上樹時立即閉目盤座。」洪福不疑有他,一一遵照地理師的吩咐,先將父母骸骨下葬於龍穴祭拜後,果然有一群黑蜂從龍穴衝出,洪福看到嚇得立即往外跑,此時正狂風暴雨,於是他跑到一處民家躲雨,該戶人家正好在辦喪事法會,和尚各個用銅鈸戴在頭上避雨(人戴銅笠),洪福繼續向飛鳳山方向跑,途中見一牧童因下雨而躲在牛肚下(牛騎人),最後,當他跑到飛鳳山時,看見一位漁夫坐在樹上躲雨,且手持釣竿,釣竿上還有一條魚在跳躍著(魚上樹),他眼見所有事情皆如地理師所言一一應證,馬上就在樹下的磐石閉目盤座,入定後羽化昇天。附近居民得知後,就為他建了一個小寺,名為「鳳山寺」,後常顯現靈蹟,對於保國安民,有相當大的貢獻,民眾奉為「保安尊王」,清同治皇帝時封為「廣澤尊王」,並賜官帽和蟒袍,從此,廣澤尊王便成為泉州府人的信仰中心之一。 廣澤尊王從渡海來台後,在民間的信仰迄今已百餘年,香火依舊鼎盛,信奉不衰,但治祭日期,各地不一,有農曆二月廿二日廣澤尊王例祭日,也有分別將農曆八月廿二日、廿三日訂為廣澤尊王千秋之日,每逢這幾天,民眾都會為尊王舉行盛大隆重的祭典。

  • 【 廣澤尊王 】 (農曆二月廿二日為「廣澤尊王」的誕辰、或農曆八月廿二日、廿三日為「廣澤尊王」的誕辰。)

    來談一談廣澤尊王好了!一般大眾可能比較不了解,或只知道祂也稱為「郭聖王」吧。 『廣澤尊王』,全稱為「忠孚惠咸威武英烈廣澤尊王」,又稱「保安尊王」、「郭聖王」、「郭王公」,是閩南泉州先民十分信奉的神明,視為是泉州府的守護神,目前台灣的廣澤尊王廟,絕大多數也都是當初泉州人渡海來台時,分靈或分香奉祀,其祖廟位於今福建省南安縣詩山鎮鳳髻山上的鳳山寺。 廣澤尊王姓郭,名洪福,福建省泉州府人,相傳為唐代郭子儀的後裔,自幼家貧,父母早逝,流落他鄉,受雇於陳家為牧童,秉性忠厚勤勞,陳姓富翁生性刻薄,貪得無靨,對自己所擁有的財富感到不滿足,於是特別聘請一位地理師長住於家中,希望地理師能幫他找到吉穴改葬祖先,奢望得到祖先的庇蔭,能讓他大發利市;但陳姓富翁對地理師未予禮遇且態度惡劣,反倒是郭洪福平時與地理師住在一起,平常殷勤伺候,地理師對他非常賞識,於是把羊圈內的龍穴大吉地點給洪福,且指點他:「在某日某時,秘而與之葬其父母骨骸於此,下葬後,將會有一大群黑蜂飛出,你立刻往飛鳳山方向跑,沿途若有遇到人帶銅笠、牛騎人、魚上樹時立即閉目盤座。」洪福不疑有他,一一遵照地理師的吩咐,先將父母骸骨下葬於龍穴祭拜後,果然有一群黑蜂從龍穴衝出,洪福看到嚇得立即往外跑,此時正狂風暴雨,於是他跑到一處民家躲雨,該戶人家正好在辦喪事法會,和尚各個用銅鈸戴在頭上避雨(人戴銅笠),洪福繼續向飛鳳山方向跑,途中見一牧童因下雨而躲在牛肚下(牛騎人),最後,當他跑到飛鳳山時,看見一位漁夫坐在樹上躲雨,且手持釣竿,釣竿上還有一條魚在跳躍著(魚上樹),他眼見所有事情皆如地理師所言一一應證,馬上就在樹下的磐石閉目盤座,入定後羽化昇天。附近居民得知後,就為他建了一個小寺,名為「鳳山寺」,後常顯現靈蹟,對於保國安民,有相當大的貢獻,民眾奉為「保安尊王」,清同治皇帝時封為「廣澤尊王」,並賜官帽和蟒袍,從此,廣澤尊王便成為泉州府人的信仰中心之一。 廣澤尊王從渡海來台後,在民間的信仰迄今已百餘年,香火依舊鼎盛,信奉不衰,但治祭日期,各地不一,有農曆二月廿二日廣澤尊王例祭日,也有分別將農曆八月廿二日、廿三日訂為廣澤尊王千秋之日,每逢這幾天,民眾都會為尊王舉行盛大隆重的祭典。

  • 【 關聖帝君 】 (農曆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的成道紀念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的誕辰。)

    『關聖帝君』是唯一被道教、佛教、儒教三教所共同尊奉 的神明。明神宗敕封關帝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的稱呼就是由此而來。 在道家、儒家把關帝當成「忠義」的象徵,尊稱為『協天 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崇富真君』、 『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公』。 其中儒家更把祂奉為五文昌之一,稱為『文衡聖帝』、『山西夫子』。佛教方面,則把祂視為護法神,相傳因關羽不甘身首異處,魂魄飄蕩至玉泉山頭(今湖北省當陽縣 玉泉山),受普淨老和尚點化,告訴祂,如今怨恨斬祂頭顱的人,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還有眾多死在祂青龍偃月刀 下的亡靈,又要找誰復仇呢?勸關羽不應該再冤冤相報,關羽才得到點化而平靜,佛教將祂視為護法神明,稱祂為『伽藍護法』、『蓋天古佛』。民間則習慣以『恩主公』、『關公』、『關二爺』、『關老爺』、『關帝』來尊稱。 自清朝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聖孔子』齊肩 ,人稱『武聖』,各行業對祂的頂禮膜拜又勝於孔子,這 種景況,在民間諸神中是非常罕見的。關公姓關,名羽,原字壽長,後改字「雲長」,三國時,河東解縣人(今山西解縣常平村),生於西元一六○年六 月廿四日。關羽幼年喜讀《春秋左傳》,及長身高有九尺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且擁有一 美髯,鄰人皆稱「美髯公」。年十七時(西元一七六年),娶聖后胡氏,育有三子,長子平,次子興、三子索。時逢黃巾賊作亂,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以匡扶社稷報國。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 年),與先生劉備、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誓言上報國 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 死。另一個『關帝』的事蹟,當屬「過五關、斬六將」最為人 津津樂道。據記載: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曹操攻打徐州得逞,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被逼降曹。曹操為亂 其君臣之禮,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關帝謹守 禮法,立於室外,秉燭達旦閱覽《春秋》。此舉讓曹操更加欽佩關公為人,冊封「偏將軍」。然關公志在漢室,且 降曹前既言明,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二主,一旦有先主劉備的消息,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故對於 曹操贈戰袍,賜府第,全然不動於衷,唯對致贈赤兔馬,關羽接受並答謝,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先前我屢送金銀、美女、戰袍,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今贈你赤兔馬 ,為何拜謝?」關公答曰:「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今 日得此寶駒,爾後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相見。」曹操 聽後,後悔莫及。不久,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屢次欲 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關公於是封 金掛印,護送兩位皇嫂北行,但因無放行公文,沿途皆受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沂水關、滎陽關、黃 河渡口關隘);斬六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 、秦琪)之事,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且愛將紛紛陣亡 ,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 會面。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十月,關公以為呂蒙 病危,派兵攻打樊城,因精兵皆移防,荊州失陷,關公知 受騙時,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被逼避退麥城,而夜行 臨沮,在接近蜀境時,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由於關公堅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決 心,被東吳斬殺,時年六十歲。 關聖帝君一生行為舉止,坦蕩磊落,重情義、誓言,且細 膩地兼顧到人情事。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其所行所 為的浩然正氣,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

  • 【 中壇元帥 】 (農曆『九月初九』為中壇元帥誕辰。)

    此造型演化可參考: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中壇元帥,元帥大概是我們廟裡頭最多的一尊神明。在民間俗稱「太子爺」、「羅車太子」、「哪吒太子」等。道教以祂為護法主將,凡是瘟疫或驅邪消災,都祭拜太子爺來消災解厄。   按民間著名小說「封神演義」中記載:中壇元帥乃商紂人,出生在「陳塘關」,係「靈珠子」轉世,父親為陳塘關總兵「李靖」,母親姚氏。排行第三,上有金吒、木吒二位兄長。哪吒自幼即天賦異秉,勇武有力,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為師,學藝七年後,奉師命下山探望父母。   一日,天氣炎熱,哪吒乃至東海沐浴,因身帶混天綾、乾坤圈兩樣寶物,使得龍宮大震,此時,龍王敖光大怒,乃派三太子敖丙前往察看,豈料,敖丙不敵哪吒而敗亡,更被抽龍筋。龍王得知愛子慘死,悲憤難平,欲上朝奏稟玉帝主持公道,哪吒自知事態嚴重,求助師父「太乙真人」,真人授以隱身符籙,吩咐哪吒前往南天門攔截敖光,祈求赦罪,不料,哪吒年少氣盛,一言不合,把龍王打得遍體鱗傷,結果,結下更深的仇恨。一日,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登門問罪,哪吒自知惹禍,為還龍王太子之命, 乃刻骨還父,刻肉還母,自戕而亡。靈魂無所依附,四處飄遊,後被「太乙真人」施於蓮花化身,且真人又傳與哪吒火尖鎗法,並賜風、火二輪,佐助武王代紂,為興周一大功臣。玉皇大帝封他為三十六天將第一總領使,永鎮天門。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相傳哪吒係玉皇大帝駕前的中營元帥,統率東西南北中五營的天兵神將,故稱為「中壇元帥」、「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因此五營法壇的信仰當中,中營居中地位的就是李哪吒,在宮廟的中壇也必定是供奉李哪吒為中壇元帥,成為把守宮廟的主帥護法神。李哪吒塑成童子像,左手拿乾坤圈,右手執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表示威風凜凜、法力無邊。

  • 【 玄天上帝 】 (農曆三月初三為「玄天上帝」的誕辰、 農曆九月初九為「玄天上帝」的飛昇紀念日。)

    『玄天上帝』全名為『北極玄天真武大帝蕩魔大天尊』, 又有『玉虛師相』、『真武大帝』等等稱號。而民間皆以 『上帝公』、『帝爺公』來稱謂,以表尊奉之意。玄天上帝的造型乃手持七星寶劍,腳踏龜蛇型像最為普遍;其手持七星劍,表示掌管北方七宿之意。左手印訣,一指向天,係玄武圓道之姿態。足踏龜蛇,展露出收伏二將的事蹟。 而據傳龜蛇二怪,乃是商紂王時,六天魔王以坎離二熙所化,來殘害生靈,後玄帝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凡收伏而為兩將。 玄帝的傳聞典故相當多,但最膾炙人口,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乃「鐵杵磨成針」。相傳;上帝公於武當山修煉時, 因山中氣候多變,且物糧不足等因素,致使意志難以堅定, 心生還俗的念頭。有日,玄帝退志欲出山,返回故鄉時, 途經一井,看見一名老嫗手拿鐵杵,在石頭上研磨, 玄帝甚感疑惑,向前揖禮詢問磨杵的原因,只見老婦笑答: 「我欲將鐵杵磨成針」,玄帝聞言笑曰:「以鐵杵磨成針, 何時日方成針?」只見老嫗不慍不火地答曰:「日夜功夫深,何怕不成針!」玄帝聞言後,立即頓悟,即刻返回山中精修道業。而這名老嫗正是玄帝聖師「紫虛元君」所化,特來點化玄帝。玄天上帝回山修煉之後,仙道諸真惟恐 玄天上帝意志薄弱,特派蓬萊九位女仙下凡試探, 玄天上帝以禮相待,不存異心,九位女仙獻計引誘不成,深感 玄天上帝向道之誠,言明身分後回返天界,並祝 玄天上帝早日功成得道。 至於民間傳說『玄天上帝』生前係以殺豬為業,到了晚年時,忽然了悟殺生乃是罪孽,從此放下屠刀,訪尋武當山作為修煉道場。前往武當山中途,忽遇一婦人產子,此婦見有人經過,便請其代為洗滌生產時沾到鮮血的布,玄帝心想既已立志修持大道,應不能再沾有血污之物,但見此婦孤苦無援,慈悲心起而不忍拒絕,於是想起以竹篙挑起這塊布,放入河中來回漂洗,待舉起時,竟變成一面黑旗(俗稱玄武旗,即黑令旗也。)據傳此婦人乃「觀音大士」所化,其目的是試探玄帝修道決心。玄帝入山潛修一段時日後,卻因過去殺業彌重而凡體難能解脫,無法成道飛昇,玄帝遂舉刀剖腹,掏空腸肚,以示淨身。誰知所棄之腑臟竟化為龜蛇。玄帝圓道飛昇後,由玄帝腸肚所化的龜蛇,卻在民間作怪危害生民,於是玄帝下凡收伏,而成為隨身護衛。

  • 【 福德正神 】 (農曆二月初二為「福德正神」的誕辰。)

    『福德正神』有很多種稱謂,如「伯公」、「福德爺」、「福神」、「社公」、「后土」…等等。而民間大多以『土地公』來尊稱,土地公原本是自然神,因大地孕育萬物,人們生活與土地又密不可分,因此將土地人格化虔誠奉祀。更因為「有土斯有財」的緣故,使得土地公無論是在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中,都受到人們的祭拜。 民間在先人祖墳前,皆有一位土地神守護,俗稱「后土」,其由來有段膾炙人口的典故。相傳在秦朝時因修築萬里長城,需徵調大批民伕,此舉不僅勞民傷財,更造成許多家庭因此破碎。當時有一民婦叫作孟姜女,因其夫被徵召為民伕,久無音訊,乃千里迢迢至長城尋夫。豈料,到達長城時,聞知丈夫萬喜良已不幸罹難,傷心欲絕、嚎咷大哭,突然間有一段城牆崩裂,並露出丈夫骨骸,孟女抱骨痛哭,血、淚漸漸潤澤枯骨,竟然漸生筋肉之象。這時候,有一位老翁向孟女指點,應該將骨骸置於袋中,以便運送,孟女依言行走些時,發現骨骸又恢復乾枯原形,孟女大怒,問老翁是何心態。此老翁言道:「生死各有命,今汝讓其夫復生有違天命,只好出面勸說。」後來,孟姜女即請土地公守護其夫墓地,以保佑亡者安寧。 『福德正神』被視為地方基層的行政神,相當於現在的村里長,負責管理所在的地面或地段,故有「庄頭庄尾土地公」、「田頭田尾土地公」之俗諺。每逢農曆初二、十六,人們皆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來祭祀土地公,並於農曆二月初二日土地公聖誕日,信徒皆演戲大肆慶祝,此日亦稱「頭牙」,而商家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俗稱「尾牙」,宴請員工,並焚香祭拜土地公,感謝一年來的幫助、庇佑。這也成為我國特殊的風俗習慣。

  • 【 天上聖母 】 (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天上聖母」的誕辰、農曆九月初九為「天上聖母」的飛昇之日。)

    『天上聖母』姓林,名默娘,生於西元九六○年三月廿三日,農曆九月初九為其昇天之日,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人,坊間多以「媽祖」、「天后」、「天妃」等尊稱,還有以分祀來源不同而另稱「湄洲媽」、「大甲媽」、「北港媽」、「關渡媽」等。媽祖為林愿氏之第六女,彌月皆不聞啼聲,於是取名為默娘。聖母自幼聰穎,過目不忘,五歲能誦觀音經,十一歲自通音律,十三歲時得玄通老道士指點,授予「玄微秘法」,日夜潛修,進步神速,十六歲井中得銅符,始屢為民扶危解厄,驅邪救世,備受鄉里景仰。十九歲時父兄遇海難,聖母曾以元神出海相救,但因其母在旁急呼,呼其醒時,原手持兄長之舵摧,故兄無救,醒後泣曰:「父得保全,兄已歿矢!」,聖母在海上救難行善事蹟遂遍傳鄉里,當時人們尊為神女,又稱龍女。 民間供奉天上聖母媽祖,身旁必定會配祀「千里眼將軍」和「順風耳將軍」二名左右護衛。《封神演義》載:相傳商紂王有一對法術高強的兄弟,名「高明」、「高覽」,高明眼大如明月,能觀千里遠的人、事、物,高覽耳大至肩,能耳聽八方,在商周交戰時,二人各憑與生俱來的神力窺探軍情,立下不少功勞,後來姜子牙使計,在二軍對陣的時候,用戰鼓擾亂順風耳的聽力,用旗幟遮住千里眼的眼力,並且灑狗血在地面上,使得二人神力盡失,命喪黃泉。妖魂盤踞桃花山三千多年,後來媽祖路過桃花山,將二人收伏為侍從,千里眼受封為「金精將軍」,順風耳受封為「水精將軍」。